筷子文学
抖音热搜小说推荐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这本小说怎么样?免费在线阅读试试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

作者:东山郎

字数:331014字

2025-07-31 22:59:45 连载

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好看的历史脑洞小说——《神农火种:永恒之纪》!本书以姜炎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东山郎”的文笔流畅,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更新331014字,千万不要错过!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夜幕像块浸了水的黑布,沉沉压在姜水部落的茅草屋顶上。姜玄伯召集族人的牛角号声刚落,我屋外的空地上就挤满了人。火把的光在他们脸上跳动,把兽皮上的花纹映得像活过来的蛇,连孩子们手里的石制玩具,都在火光里泛着冷光。

“都安静!” 姜玄伯的木杖重重敲在地上,火星从泥地里溅起来,“首领有话要说!”

人群立刻静了下去,三百多双眼睛齐刷刷地落在我身上。我站在茅草屋的台阶上,手里握着神农尺,尺身的绿光在火把的映照下,泛着一层诡异的青蓝色。冲锋衣的拉链已经拉到顶,夜风灌不进来,后背却沁出了一层薄汗 —— 这是我穿越以来,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原始人发表 “讲话”。

“三日后,我们要去阪泉。” 我刻意让声音放慢,每个字都咬得很清楚,“但不是去送死,是去赢。”

人群里发出一阵低低的骚动,有人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石斧,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后排有个瘸腿的老人咳嗽着说:“首领,姬轩辕的人比我们多一半,他们的木栅栏连野猪都撞不开……”

“野猪撞不开,不代表石头砸不开。” 我举起平板电脑,屏幕上的投石机图纸在黑暗里亮得像块冰,“我们要做能把石头扔出百步的东西,要做能射穿兽皮的弓,要让姬轩辕知道,姜水部落不是待宰的羔羊。”

有人伸长脖子想看平板上的图,却被前排的人挡住。姜玄伯连忙喊:“都别急!首领带来的神物能显灵,明天让大家都看清楚!现在听首领安排!”

我借着这个间隙,把早已想好的分工说了出来:“姜玄伯,你带十个妇女,把所有能吃的东西都清点出来,分类放好,发霉的、生虫的单独堆,别舍不得扔,吃坏了肚子更麻烦。”

姜玄伯连忙应声,脖子上的绿松石项链随着动作晃动,在火光里闪了一下。

“后羿,” 我看向人群里那个背着木弓的年轻人,他的弓弦是用野牛筋做的,在火把下泛着暗红色的光,“你带二十个猎手,今晚就出发,去西边的山谷设伏,能打多少猎物就打多少,天亮前必须回来。记住,要活的,特别是牛羊,能产奶的优先。”

后羿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我会点他的名。他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兴奋,猛地挺直了腰板:“保证完成!” 他身后的猎手们也跟着低吼,石矛在手里举得高高的,像一片突然长出来的石林。

“剩下的男人,” 我的目光扫过那些握着石器的壮汉,“跟我去东边的空地,我们要建个临时工坊。姜玄伯,让妇女们多烧点热水,晚上要连夜赶工。”

人群里没人反对,也没人提问。他们或许听不懂 “工坊” 是什么,但首领的命令必须服从。姜玄伯已经开始点人,被点到名字的妇女们提着陶罐,快步朝河边走去,陶罐碰撞的声音在夜色里格外清脆。

我跟着男人们往东边的空地走,脚下的泥地软软的,混着草根和兽骨的碎片。后羿带着猎手们已经出发,他们的火把像一串流动的星星,很快消失在西边的树林里。姜玄伯的木杖敲击地面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一边走一边念叨着什么,像是在祈祷,又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临时工坊就设在一片相对平整的空地上,旁边有棵枯死的老槐树,树干够粗,正好能用来固定工具。男人们七手八脚地把打磨石器的石板搬过来,又找来几根粗壮的树干,用藤蔓捆成简易的支架。我打开平板电脑,借着屏幕的光,把复合弓和投石机的图纸调出来,放大到能让所有人看清的尺寸。

“都过来看看。” 我指着屏幕上的复合弓,“这个叫复合弓,比你们现在用的木弓厉害三倍。需要硬木做弓身,牛角做衬里,兽筋做弦。谁会处理这些东西?”

人群里走出个干瘦的老头,他的头发像团乱草,下巴上的胡子却梳得整整齐齐,用根麻绳捆在下巴底下。“首领,我会。” 他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我年轻时跟着老首领打过猎,知道怎么鞣制兽筋,牛角也能打磨得像石刀一样硬。”

姜玄伯在旁边补充:“这是木公,部落里最会摆弄木头和骨头的人,他做的木矛能捅穿野猪的皮。”

“好。” 我点点头,“木公,你带五个人,负责处理兽筋和牛角。兽筋要先用温水泡软,刮掉上面的肉渣,再用草木灰水反复煮,直到能像麻绳一样柔韧。牛角要劈成薄片,打磨光滑,具体的尺寸我会画给你。”

木公连连点头,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的图纸,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比划着。

“剩下的人,” 我看向其他人,“分成两组,一组跟着我做投石机的架子,另一组去砍硬木,越粗越好,长度要够两丈,砍回来之后先剥皮,再用火烧一下表面,防止虫蛀。”

男人们立刻行动起来,拿石斧的往树林里钻,留下的人则围着我,看我怎么画投石机的结构图。我用炭笔在平整的石板上画着,尽量把每个部件都画得简单明了:“这个是底座,要用四根粗木埋在地下,越稳越好;这个是杠杆,一头挂石头,一头系绳子,拉绳子就能把石头扔出去……”

他们看得很认真,没人说话,只有炭笔划过石板的沙沙声,和远处传来的斧头砍树的闷响。有个年轻力壮的汉子,大概是看我画得慢,突然拿起石斧,在旁边的树干上比划着杠杆的形状,虽然粗糙,却抓住了关键的原理。

“就是这样。” 我朝他竖了个大拇指,“你叫什么名字?”

“石生。” 他咧开嘴笑了,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我爹是采石的,我从小就跟石头打交道。”

“好,石生,你就负责带领大家做底座,按我画的尺寸来,差一寸都不行。” 我把石板推到他面前,“有不懂的就问我。”

石生用力点头,抱起石板就招呼其他人动手。他们用石斧在地上挖坑,把粗木放进去,再用泥土夯实。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每个人都很专注,额头上的汗珠在火把的光里闪着亮。

木公那边已经开始处理兽筋。他们在空地上支起陶罐,用石头架起来,底下烧着柴火,罐子里的水很快就冒起了热气。兽筋泡在温水里,像一条条发白的蛇,木公用骨刀仔细地刮着上面的杂质,动作熟练得让人惊讶。

我蹲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什么,起身朝河边走去。姜玄伯正带着妇女们在河边打水,她们用陶罐装满水,再顶在头上往回走,平衡掌握得极好,罐子里的水几乎不洒出来。

“姜玄伯,” 我走过去,“有没有能用来做润滑剂的东西?比如动物的脂肪,或者某种能出油的植物?”

姜玄伯愣了一下,随即拍了拍大腿:“有!我们去年炼过野猪油,凝固了像块白石头,抹在木头上特别滑!我这就让人去取!”

他转身对一个年轻妇女说了几句,那妇女点点头,快步朝存放食物的茅草屋跑去。我看着她们打水的样子,突然意识到,这些原始人虽然工具简陋,却有着惊人的生存智慧 —— 他们能在没有任何现代设备的情况下,用最原始的方式获取水和食物,维系着部落的延续。

回到工坊时,石生他们已经把投石机的底座埋好了。四根粗木牢牢地立在地上,上面用藤蔓捆着一根更粗的横木,横木中间钻了个孔,杠杆的一端就插在孔里,能灵活地上下转动。

“首领,你看这样行不?” 石生指着底座,脸上沾着泥,像只刚从地里钻出来的土拨鼠。

我走过去,用力晃了晃横木,纹丝不动。“很好。” 我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做杠杆,要一头粗一头细,粗的那头用来挂石头,细的那头系绳子。”

石生立刻拿起石斧,在一根刚砍回来的硬木上比划着。其他男人也跟着忙碌起来,有的打磨木头的表面,有的用骨刀钻孔,虽然工具简陋,但效率却不低。

木公那边也有了进展。兽筋已经煮好了,捞出来晾在树枝上,像一条条透明的橡皮筋。牛角被劈成了薄片,用石刀打磨得很光滑,在火把的光里泛着淡淡的黄色。

“首领,你看这牛角行不?” 木公举起一片牛角,递到我面前。

我接过来,用手指弹了弹,声音清脆。“很好。” 我说,“下一步就是把牛角粘在弓身上,要用熬化的野猪油当胶水,粘得越牢越好。”

木公连连点头,招呼他的人开始做弓身。他们把硬木削成弧形,再用骨刀在背面挖凹槽,准备镶嵌牛角片。

这时,去取野猪油的妇女回来了,手里捧着个陶罐,罐子里的猪油已经凝固,像块乳白色的石头。我让她们把猪油放在火上烤化,然后递给木公:“用这个粘,保证结实。”

木公小心翼翼地用骨勺舀起猪油,均匀地涂在弓身的凹槽里,再把牛角片嵌进去,用藤蔓紧紧捆住,放在火边慢慢烤。猪油遇热融化,顺着牛角片和木头的缝隙渗进去,发出滋滋的响声,还带着一股奇异的香味。

夜越来越深,工坊里的火把换了一茬又一茬。男人们轮流休息,有的靠在树干上打盹,有的则继续忙碌。姜玄伯提着陶罐走过来,罐子里是热乎乎的粟米粥,还放了些野菜叶子。

“首领,先喝点粥暖暖身子。” 他把陶罐递给我,自己也拿起一个石碗,盛了满满一碗,呼噜呼噜地喝着。

我接过陶罐,粥的温度透过陶土传过来,暖得人心里发颤。粥里的野菜有点苦味,但粟米的香味很浓,比晚上吃的烤粟米饼好吃多了。石生他们也围过来喝粥,没人说话,只有喝粥的声音和远处偶尔传来的狼嚎。

“后羿他们怎么还没回来?” 我问姜玄伯,心里有点担心。

姜玄伯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月亮已经升到头顶,像个巨大的银盘。“快了,这个时辰正是野兽出来觅食的时候,他们应该快有收获了。” 他放下石碗,用袖子擦了擦嘴,“首领,你说我们真的能打赢姬轩辕吗?”

这个问题像块石头,沉甸甸地压在我心上。我看着工坊里忙碌的人们,看着他们手里粗糙却越来越像样的工具,突然有了信心。“能。” 我说,“只要我们团结起来,用好手里的工具,别说姬轩辕,就是蚩尤来了,我们也不怕。”

姜玄伯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拿起木杖,在地上画了个大大的 “赢” 字 —— 这是我白天教他写的华文。“对,赢!” 他念叨着,像个刚学会写字的孩子。

就在这时,西边的树林里传来了牛角号声,短促而有力 —— 这是后羿他们回来了!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朝西边望去。很快,一串火把出现在树林边缘,越来越近,还能听到牛羊的叫声。石生第一个冲了过去,嘴里喊着:“是后羿他们!他们回来了!”

我跟着人群走过去,只见后羿带着猎手们赶着一群牛羊,还有几只野猪,浩浩荡荡地回来了。牛羊的叫声在夜里格外响亮,把栖息在树上的鸟都惊飞了。

“首领!” 后羿看到我,兴奋地举起手里的石矛,矛尖上还挂着一只野兔,“我们运气好,碰到了一群野牛,还有几只掉队的羊!”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的肌肉硬得像块石头。“干得好!” 我说,“让妇女们赶紧处理一下,能产奶的牛单独拴起来,其他的…… 先养着,等打完仗再吃。”

后羿连连点头,招呼猎手们把牛羊赶到临时搭建的栅栏里。妇女们也围了上来,有的挤牛奶,有的给牛羊喂草料,忙得不可开交。

回到工坊时,天已经蒙蒙亮了。东方的天空泛起一层鱼肚白,把茅草屋的影子拉得很长。投石机的架子已经基本完成,杠杆的一端挂着个用藤条编的筐,另一端系着几根粗壮的绳子。复合弓也做出来了两把,木公正在调试弓弦的松紧,拉弓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里,像闷雷一样响亮。

“首领,你来试试!” 木公把一把复合弓递给我,弓身镶嵌着牛角片,在晨光里泛着光,弓弦是用最粗的兽筋做的,上面还涂了层野猪油,滑溜溜的。

我接过弓,感觉比想象中沉一些,但手感很好,重心很稳。我从箭袋里抽出一支燧石箭头的箭,搭在弦上,瞄准远处的一棵老槐树。

“小心点,首领,这弓力道大!” 后羿在旁边提醒。

我深吸一口气,用力拉弦。弓弦被拉到满月的形状,手臂上的肌肉都绷紧了。随着一声脆响,箭像道黑色的闪电射了出去,“噗” 的一声扎进老槐树的树干,箭尾还在嗡嗡作响。

人群里发出一阵惊叹,连最沉稳的木公都瞪大了眼睛。

“好!” 石生第一个喊了起来,其他人也跟着欢呼,手里的石斧和石矛举得高高的,在晨光里闪着冷光。

我看着扎在树上的箭,心里也松了口气。这把复合弓的威力,比我想象中还要大,足够对付姬轩辕的木栅栏了。

“大家再加把劲!” 我举起复合弓,对着人群喊道,“今天之内,我们要做出二十把复合弓,五架投石机!三日后,让姬轩辕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

“好!”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呐喊,声音像滚雷一样,在姜水两岸回荡。

姜玄伯走过来,手里捧着一碗热乎乎的牛奶,递到我面前。“首领,喝点奶补补力气。” 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很好,“刚才巫妪说了,看到东边的天上有紫气,是吉兆!”

我接过牛奶,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带着一股淡淡的甜味。远处的空地上,妇女们已经开始准备早饭,烤粟米的香味飘过来,和牛奶的味道混在一起,让人心里暖暖的。

石生他们已经开始制作第二架投石机,木公也带着人加快了做弓的速度。后羿的猎手们虽然一夜没睡,但也没去休息,而是帮着砍木头、搬石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色。

我走到老槐树下,看着那支扎得很深的箭,突然觉得,这场阪泉之战,我们未必会输。历史或许是注定的,但人定胜天的道理,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金色的阳光洒在姜水部落的茅草屋顶上,把木栅栏的影子缩短了不少。临时工坊里,牛角号声、拉锯声、敲打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原始而又充满力量的战歌。

我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两天,我们还要做更多的武器,还要训练战士们使用这些新武器,还要准备足够的粮食和水。但看着眼前这群忙碌的身影,看着他们脸上的兴奋和期待,我突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

或许,我真的能改写历史。

或许,这个蛮荒的时代,会因为我的到来,而变得不一样。

我握紧手里的神农尺,尺身的绿光在阳光下,像一块流动的翡翠。远处的姜水在晨光里泛着金波,河边的芦苇丛里,几只水鸟被工坊的声音惊起,拍着翅膀飞向天空,在湛蓝的天幕上,留下几道淡淡的痕迹。

三日后的阪泉之战,注定会被铭记。但在此之前,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转身回到工坊,拿起一把还没完成的复合弓,开始帮忙打磨弓弦。石生看到我,咧嘴笑了笑,递过来一把骨刀。木公也抬起头,朝我点了点头,继续手里的活计。

牛角号声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召集,而是催促,是鼓劲,是吹响了迎接挑战的号角。在这片蛮荒的土地上,一个属于我们的时代,正在慢慢拉开序幕。

太阳越升越高,把工坊里的影子压得很短。我看着每个人忙碌的身影,听着耳边各种工具碰撞的声音,突然觉得,这或许就是文明最初的样子 —— 一群人为了活下去,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团结在一起,用双手创造出奇迹。

而我,姜炎,一个来自四千年后的历史研究员,有幸成为了这奇迹的一部分。

想到这里,我手里的骨刀磨得更起劲了。弓弦上的兽筋在阳光下,像一条蓄势待发的蛇,等待着在阪泉之野,发出最响亮的一声咆哮。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