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文学
抖音热搜小说推荐
黑红影后的热搜人生最新章节,黑红影后的热搜人生免费阅读

黑红影后的热搜人生

作者:利季萌

字数:114867字

2025-08-21 08:15:38 连载

简介

黑红影后的热搜人生》中的人物设定很饱满,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现的价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引出了姜黎陆则衍的故事,看点十足。《黑红影后的热搜人生》这本连载星光璀璨小说已经写了114867字,喜欢看星光璀璨小说的书友可以试试。

黑红影后的热搜人生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陆则衍的墓碑前,姜黎放下一束玉兰花。碑上的照片是他领奖时拍的,嘴角噙着笑,眼里的光比聚光灯还亮。风卷着纸钱飞过脚边,她蹲下身,指尖抚过冰冷的石刻名字,突然想起他最后说的那句“我没骗你”——原来有些真相,要等失去了才看得清。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个陌生号码。姜黎接起,听筒里传来个洪亮的声音,带着点京片子:“是姜黎吗?我是王铁军。”

姜黎的呼吸猛地顿住。王铁军——国内最擅长拍市井喜剧的导演,三年前那部让她被骂“耍大牌”的情景喜剧,正是他的作品。当年她被李达陷害,王铁军虽然没明着帮她,却在采访里隐晦地说“小姜是个好演员,就是性子直”。

“王导。”她的声音还有些发哑。

“我这儿有个本子,想找你聊聊。”王铁军的语气很直接,“主角是个厨子,两百斤,后来……你自己看吧。地址发你手机上了,半小时后见。”

挂了电话,姜黎看着手机屏幕上的地址——是家开在胡同里的老菜馆,她和陆则衍以前常去,老板的红烧肉做得一绝。

走进菜馆时,王铁军正坐在靠窗的桌子前,面前摆着盘酱肘子,吃得满嘴流油。他抬头看到姜黎,眼睛一亮:“坐!尝尝这肘子,跟剧本里写的一个味儿。”

剧本封面上写着《灶台》两个字,红底黑字,像口烧得通红的铁锅。姜黎翻开第一页,主角“胖丫”的形象跃然纸上:“体重两百斤,腰围三尺二,左手颠锅能炒八人份的菜,右手能拎着煤气罐上三楼,笑起来眼睛眯成条缝,哭起来能把灶台哭淹了。”

“这角色……”姜黎的手指顿在纸页上。她现在体重刚过百,要在三个月内胖到两百斤,还要演出市井厨子的烟火气,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王铁军啃着骨头,含糊不清地说,“圈内找了一圈,要么是放不下偶像包袱,要么是真没那股子劲儿。胖丫不是光胖就行,她得眼里有火,锅里有魂,最后瘦成一把骨头,那股子劲儿也不能丢。”

他指着剧本里的高潮戏:“你看这段,胖丫儿子被拐走,她三天三夜没吃饭,追了几百里地,从两百斤瘦到脱形,最后在火车站把人贩子摁在地上,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馒头——这他妈才是妈,才是活着!”

姜黎的心脏被狠狠撞了一下。她想起爷爷去世那天,自己三天没合眼,守在太平间外,手里攥着他最后吃剩的半块桃酥,指甲嵌进掌心都没感觉。

“王导,”她合起剧本,眼神亮得惊人,“这戏我接了。”

王铁军愣了一下,随即大笑:“我就知道你行!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为了真实,不能用特效妆,必须真吃真胖。还有,后期瘦下来也得健康减,不能搞绝食那套,我要的是‘脱胎换骨’,不是‘油尽灯枯’。”

“我知道。”姜黎拿起筷子,夹了块肘子塞进嘴里,“从今天起,我就是胖丫。”

增肥计划比想象中更残酷。营养师给她制定的食谱,每天要摄入五千大卡,相当于五份全家桶。早上六点,她就得起来喝加了黄油的牛奶,中午是红烧肉配米饭,晚上还要加餐吃蛋糕,吃到恶心想吐,还得逼着自己咽下去。

林薇看着她日渐圆润的脸,心疼得直掉眼泪:“黎黎,要不咱别遭这罪了?多少女演员为了上镜拼命减肥,你倒好,往死里吃……”

“这不是吃,是工作。”姜黎拍着自己鼓起来的肚子,笑得像个弥勒佛,“你看,这才有胖丫的样儿。”

为了找感觉,她每天去菜市场帮王婶看摊。王婶是个两百斤的胖厨子,以前开过小饭馆,后来因为儿子出车祸,才摆摊卖起了卤味。姜黎跟着她学挑菜、砍价、给肘子去毛,听她骂街:“那杀千刀的人贩子,要是让我碰上,非把他胳膊卸下来不可!”

“王婶,你儿子……”姜黎小心翼翼地问。

“找着了,在外地被好心人救了。”王婶擦了擦手,从卤锅里捞起个猪蹄,“给,补补。人啊,就得像这猪蹄,先得熬,熬透了才香。”

姜黎啃着猪蹄,看着王婶被油熏黑的围裙,突然懂了王铁军说的“眼里有火,锅里有魂”——那火是过日子的韧劲,那魂是对在乎的人的执念。

剧组官宣阵容那天,#姜黎为戏增肥#的词条冲上热搜。评论区炸开了锅:

“疯了吧?好好的影后不当,非要往死里吃?”

“肯定是为了博眼球,到时候用特效妆糊弄事。”

“心疼我家曼云,本来这个角色是她的,被姜黎抢了!”

周曼云的工作室发了条意味深长的微博:“健康才是最好的资本,不必为了角色伤害自己。”配图是她在健身房的自拍,身材纤细,气色红润。

姜黎看到时,正在啃第三个汉堡。她没回应,只是拍了段自己在菜市场砍价的视频,配文:“向生活学习。”

视频里,她穿着花衬衫,肚子圆滚滚的,和王婶一起骂摊主缺斤少两,笑得一脸褶子。评论区突然反转:

“这才是演员吧?为了角色真豁得出去!”

“突然有点期待了,这股子烟火气绝了!”

“周曼云还是好好当你的花瓶吧。”

这时,王铁军把她拉进个微信群,群名叫“灶台铁军”。里面除了编剧和制片人,还有几个眼熟的名字:老戏骨张国立、喜剧演员贾冰,还有个备注“沈怸”的新人。

“沈怸是我忘年交的孙子,”王铁军私下跟她说,“中戏毕业的,演技扎实,就是性子闷。他演人贩子头头,你俩对手戏多,多带带他。”

姜黎看着“沈怸”两个字,总觉得有点眼熟。直到看到他朋友圈发的照片——左眼角有颗很小的痣,和沈明哲有几分像,又比他多了股阴郁的劲儿。

开机仪式那天,姜黎站在摄像机前,体重已经飙到一百八十斤。她穿着胖丫的花围裙,往灶台前一站,王铁军当场拍板:“就这范儿!开机!”

第一场戏拍的是胖丫在自家小饭馆炒腰花,客人嫌太腥,她抡起锅铲就骂:“你懂个屁!腰花就得带点骚气,跟你那出轨的老公似的,没骚气能叫男人?”

姜黎把王婶平时骂街的语气学了个十成十,连甩锅铲的弧度都分毫不差。张国立在监视器后面笑出眼泪:“这丫头是吃了多少斤烟火气,才能演得这么活?”

沈怸第一次出场,是演人贩子在饭馆外盯梢。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夹克,站在树荫下,眼神阴鸷,手里转着个钥匙扣,和周围的市井气息格格不入。

“停。”王铁军喊了一声,“沈怸,你这不是盯梢,是要去杀人。人贩子是狼,但得披着羊皮,懂吗?”

沈怸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重拍时,他的眼神柔和了许多,甚至还对着路过的小孩笑了笑,但姜黎看得出来,那笑容里藏着钩子,让人不寒而栗。

休息时,沈怸坐在角落里看剧本,手指在“人贩子”三个字上反复摩挲。姜黎递过去瓶可乐,他抬头看了她一眼,接过,声音很轻:“谢谢姜老师。”

“你演得挺好的。”姜黎在他身边坐下,“王导就是嘴严,心里其实挺认可你的。”

沈怸的嘴角动了动,像是想笑,又忍住了:“我爷爷以前是沈氏的司机,沈明哲是我堂哥。”

姜黎的呼吸顿了一下。又是沈家的人。

“我跟他们不一样。”沈怸的声音更低了,“我爸当年就是因为不肯帮沈老太太做假账,被他们逼得破产,跳楼了。”他抬起头,眼里的光很亮,“我来演人贩子,就是想让大家看看,那些道貌岸然的人,骨子里有多脏。”

姜黎想起沈明哲疯狂的样子,想起沈老太太阴鸷的笑,突然觉得沈怸像把藏在鞘里的刀,看似不起眼,拔出来却能见血。

剧组的日子过得像口大铁锅,每天都在油盐酱醋里翻腾。姜黎跟着厨师学颠锅,胳膊练得酸痛;为了演好胖丫的笨拙,她故意穿着厚重的戏服跑步,跑一圈就喘得像头牛;有场戏要她一口气吃五碗面,吃到最后胃里翻江倒海,跑到厕所吐完,回来接着拍,脸上还得带着满足的笑。

周曼云来探班那天,看到姜黎顶着张油乎乎的脸,正在啃大肘子,眼里闪过一丝不屑:“黎黎,真佩服你的敬业。不过我听说,你增肥太快,体检报告不太好?”

“没事,能扛住。”姜黎擦了擦嘴,继续拍戏。她知道周曼云是来看笑话的——圈内早就传开了,她因为增肥导致内分泌失调,头发掉了一大把,月经也乱了。

这场戏拍完,王铁军把姜黎拉到一边:“下星期拍胖丫儿子被拐走的戏,你得开始减肥了。循序渐进,别硬来。”

姜黎点了点头。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来了。从两百斤瘦到一百斤,不只是数字的变化,更是从“烟火气”到“骨感”的蜕变,是从“活着”到“挣扎着活”的跨越。

减肥比增肥更痛苦。每天凌晨四点起来跑步,跑不动了就走,走不动了就爬,直到汗水浸透衣服;饮食换成水煮菜,一点油星都不能沾,饿了就啃黄瓜,啃到嘴里发苦;晚上还要做力量训练,练到肌肉发抖,躺到床上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沈怸经常在她跑步时,默默跟在后面。有次姜黎低血糖晕倒,是他背着她去的医务室。醒来时,看到他手里拿着块巧克力,眼神很复杂:“姜老师,别太拼了。”

“这不是拼,是胖丫该瘦了。”姜黎笑了笑,接过巧克力,只咬了一小口,“她儿子还等着她救呢。”

拍追人贩子那场戏时,姜黎的体重已经降到一百二十斤。她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头发枯黄,颧骨高耸,跑起来像片随时会被风吹倒的叶子。

沈怸演的人贩子把孩子藏在火车站的货柜里,姜黎追过去,两人扭打在一起。她虽然瘦了,但常年颠锅练出的力气还在,一把将沈怸摁在地上,眼神里的狠劲吓了对方一跳。

“我儿子呢?”她嘶吼着,声音沙哑得像破锣。

沈怸被她眼里的血丝吓到了,愣了一下才想起台词:“在……在那边货柜里……”

姜黎冲过去打开货柜,看到“儿子”蜷缩在里面,一下子就崩溃了。她抱着孩子,哭得浑身发抖,不是演的,是真的想起了爷爷去世时的绝望,想起了陆则衍倒在她怀里的样子。

“过!”王铁军的声音带着哽咽,“这条过了!”

剧组的人都没说话,看着姜黎抱着小演员哭了很久,直到夕阳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后期配音时,姜黎听到自己胖丫时期的声音,粗哑洪亮,带着股子泼辣劲儿;再听瘦下来的声音,细得像根线,却透着股子斩钉截铁的韧劲儿。她突然明白,这不仅是角色的蜕变,也是她自己的重生。

《灶台》定档那天,发布了预告片。开头是姜黎抡着锅铲骂街的样子,结尾是她瘦成一把骨头,在火车站奔跑的背影,配文:“生活给你一巴掌,你得给它一锅铲。”

预告片在网上爆了。网友们炸了锅:

“这真的是姜黎?完全认不出来了!”

“为了角色从两百斤瘦到脱形,这才是演员的自我修养吧!”

“对比周曼云的抠图剧,高下立判!”

周曼云的新剧刚好和《灶台》撞档,因为大量使用特效和抠图,被网友骂得狗血淋头。她发微博内涵姜黎“用身体博眼球”,却被粉丝怼:“有本事你也增肥二十斤试试?”

首映礼上,姜黎穿着简单的白裙子,站在王铁军身边,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有记者问她:“增肥又减肥,身体受得了吗?后悔吗?”

“不后悔。”姜黎的目光很坚定,“胖丫让我知道,人不管胖瘦,骨子里的劲儿不能丢。”

电影播放时,全场鸦雀无声。当看到胖丫为了救儿子,啃着干馒头在铁轨上奔跑时,好多观众都哭了。姜黎坐在角落里,看着大银幕上那个又胖又飒的自己,突然想起王婶说的那句话:“人啊,就得像这猪蹄,先得熬,熬透了才香。”

《灶台》票房破十五亿那天,剧组在老菜馆办庆功宴。王铁军喝高了,抱着姜黎哭:“丫头,我就知道你能行!你比我当年拍的所有女演员都有劲儿!”

张国立拍着她的肩膀:“好样的!以后有我的戏,一定找你!”

沈怸端着酒杯过来,敬了姜黎一杯:“姜老师,谢谢你。要不是你,我可能还放不开。”

“是你自己有天赋。”姜黎笑着和他碰杯,“以后肯定能成大器。”

庆功宴快结束时,服务员递给姜黎一个信封,说是位先生让转交的。信封上没有署名,打开,里面只有一张照片——沈怸和一个穿白大褂的男人站在一起,背景是精神病院的走廊,那个男人左后颈有梅花胎记,正是沈老太太的私生子!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他接近你,是为了沈家的秘密。”

姜黎的心脏猛地一沉。她抬头看向沈怸,他正和编剧说笑,左眼角的痣在灯光下若隐若现,看起来那么无害。

是有人故意挑拨,还是……

她把照片塞进包里,端起酒杯,走到沈怸身边,笑着说:“沈怸,改天有空,请你吃饭啊。”

沈怸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点头:“好啊,姜老师请客,一定到。”

姜黎看着他的眼睛,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破绽,却只看到一片平静,像深不见底的湖。

庆功宴结束后,姜黎独自走在胡同里。月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个孤单的问号。她想起沈怸说过的话,想起他父亲的遭遇,又想起照片上的画面,突然觉得,这盘棋还没结束。

沈老太太的私生子还没抓到,苏曼在监狱里说的“国外还有个儿子”,现在又冒出个身份不明的沈怸……这些人,像隐藏在暗处的棋子,随时可能跳出来,给她致命一击。

她拿出手机,翻到陆则衍的号码,虽然知道再也打不通了,却还是看了很久。屏幕上的自己,瘦得脱了形,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亮。

“我不怕。”她对着空气说,像是在对陆则衍保证,也像是在对自己说,“不管有多少阴谋诡计,我都接得住。”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条陌生短信,只有一个地址和时间:“明天中午十二点,老地方见,告诉你沈怸的秘密。”

姜黎看着那条短信,突然笑了。不管这是谁设的局,她都得去看看。就像胖丫说的:“灶台上的火,不烧怎么知道旺不旺?”

胡同口的路灯忽明忽暗,像个诡异的暗示。姜黎握紧手里的包,里面装着那张照片,也装着一颗随时准备战斗的心。她知道,明天等待她的,可能是另一个陷阱,但她别无选择。

因为她是姜黎,是从油锅里涅槃的胖丫,是骨头上开出的花。她的战场,从来都不止在银幕上。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