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文学
抖音热搜小说推荐

第2章

张奶奶家的饺子香,从清晨就飘满了老巷。

林晚走到巷口时,正看见苏漾端着一盆绿油油的馅料从张奶奶家出来,鼻尖沾着点面粉,像只偷吃东西的小花猫。“快来!就等你了!”她朝林晚招手,声音里裹着笑意。

张奶奶家的堂屋摆了张临时搭的大案板,上面铺着雪白的面团和擀好的饺子皮。街坊四邻的阿姨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包饺子,擀面杖敲击案板的声音“咚咚”响,像在奏一首热闹的歌。

“林丫头来了!”张奶奶戴着老花镜,手里捏着个胖乎乎的饺子,“快来试试奶奶的新花样,槐花馅的,知道你爱吃。”

林晚洗了手坐下,拿起一张饺子皮,笨拙地往里面放馅料。苏漾坐在她旁边,包的饺子小巧玲珑,花边捏得像朵花,看见林晚包的饺子歪歪扭扭,忍不住笑:“你这饺子下锅得散架,我教你。”

她凑过来,握住林晚的手,指尖带着面粉的微凉,一点点教她捏花边:“这里要捏紧,不然馅会漏出来……对,就是这样,慢慢来。”

温热的气息拂过林晚的耳畔,带着淡淡的槐花香。她的注意力全在交叠的手上,苏漾的指腹划过她的掌心,痒得她差点把饺子皮捏破。

“学会了吗?”苏漾松开手,抬头看她,眼里的笑意像盛着阳光。

林晚点点头,脸颊发烫,赶紧低下头继续包,却怎么也捏不好刚才的花边。阿姨们看出了端倪,笑着打趣:“小漾教得这么认真,林丫头可得好好学啊!”

苏漾的耳朵瞬间红了,拿起一个饺子皮挡住脸:“阿姨们别乱说!”

屋里的笑声更大了,张奶奶看着两个姑娘,眼里的皱纹都笑成了花。

饺子下锅时,蒸汽腾腾地往上冒,裹着槐花的清香。林晚看着锅里翻滚的白胖饺子,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总在雨天包槐花馅饺子,父亲会坐在灶边烧火,看她吃得满脸都是,就笑着用手帕给她擦嘴。

“在想什么?”苏漾把一碗盛好的饺子放在她面前,上面撒着翠绿的葱花。

“想起我爸妈了。”林晚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他们以前也总包槐花馅的。”

“那一定很好吃。”苏漾看着她,“等忙完37号的事,我们一起去摘槐花,我给你包饺子。”

“好啊。”林晚咬了一口饺子,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眼眶有点发热。原来有些味道,真的能把人拉回最温暖的时光里。

吃过饺子,两人一起去37号看进度。修复工人正在给木窗刷清漆,阳光透过崭新的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老木匠蹲在角落里,正用砂纸打磨最后一块门板,上面刻着简单的玉兰花纹——是苏漾照着日记里的样子画给他的。

“这花纹真好看。”林晚蹲在旁边看,“像她日记里写的。”

“老木匠说,这叫‘留痕’。”苏漾轻声说,“木头会记住刻刀的温度,就像人会记住心里的人。”

林晚转过头,看见苏漾的目光落在门板上,睫毛长长的,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她突然很想告诉她,自己心里也有了一道痕,是苏漾留下的,像这玉兰花纹一样,清晰又温柔。

这时,周明带着一个戴眼镜的男人走了进来,介绍说:“这是市博物馆的李馆长,特意来看看37号的修复情况,想合作办个‘老通讯展’。”

李馆长握着林晚的手,赞不绝口:“林设计师的修复方案太专业了,既保留了老建筑的魂,又方便展示,我们博物馆愿意全力支持!”

“我们还找到很多电报底稿和日记。”苏漾赶紧把画夹里的照片拿出来,“可以作为展品!”

李馆长越看越兴奋:“太好了!等修复完成,我们就办开展仪式,邀请媒体来报道,让更多人知道37号的故事!”

送走李馆长和周明,苏漾激动地在原地转了个圈,像只快活的小鸟:“林晚,我们真的做到了!她的故事,会被很多人记住!”

林晚看着她飞扬的笑脸,心里的暖意漫了出来。她伸手,轻轻拂掉苏漾肩上的一点面粉,指尖触到她的皮肤时,两人都顿了一下。

“嗯,会被记住的。”林晚的声音很轻,目光却很认真,“所有值得的东西,都会被记住。”

苏漾的心跳漏了一拍,看着林晚的眼睛,突然明白她话里的另一种意思。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两人之间,把空气晒得暖暖的,像槐花馅饺子里的甜,悄悄漫进了心里。

那天傍晚,林晚在37号的墙角,悄悄埋下了一颗紫藤花种子。她想,等到来年春天,它会顺着青砖爬上去,像她和苏漾一起守护的时光,慢慢长出温柔的模样。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