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文学
抖音热搜小说推荐

在线寻找青鸟赋小说的无删减版本

备受书迷们喜爱的双女主小说,青鸟赋,由才华横溢的作者“阑珊不知处”倾情打造。本书以陈筝林溪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3章,330629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南华艺中民乐团的排练,如同精密仪器的运转。指挥周老师手中的细棒起落,各声部的乐音便在他无形的牵引下,或低回婉转,或高亢激越,编织着复杂的旋律图谱。排练厅里弥漫着松香、汗水与纸张油墨混合的气息,吊扇的嘎…

在线寻找青鸟赋小说的无删减版本

《青鸟赋》精彩章节试读

南华艺中民乐团的排练,如同精密仪器的运转。指挥周老师手中的细棒起落,各声部的乐音便在他无形的牵引下,或低回婉转,或高亢激越,编织着复杂的旋律图谱。排练厅里弥漫着松香、汗水与纸张油墨混合的气息,吊扇的嘎吱声是永恒不变的背景音。

林溪端坐在她的古筝前,像一枚投入深潭的石子,激不起半分涟漪。她的背脊挺直,脖颈微垂,视线牢牢锁在面前的谱架和二十一弦筝之间狭窄的方寸之地。乐谱上密密麻麻的音符和标记,是她此刻唯一的世界。

右手指尖包裹着玳瑁色的义甲,每一次触弦都精准得如同机械。勾、托、抹、劈、摇……复杂的指法在她手下流畅地转换,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没有一分一毫的犹豫。筝音清泠而稳定,带着玉石般的质地,在乐团的合奏中稳稳地托着底,成为其他旋律得以攀附生长的坚实基石。她是古筝声部的首席,是这精密仪器中一颗沉默而不可或缺的齿轮。

然而,再坚固的堡垒,也难免被一丝不经意的风侵入。

那风,来自后排,笛子声部的位置。

“噗嗤——” 一声短促又清脆的笑声,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林溪专注的心湖,漾开一圈极细微的涟漪。是陈筝。

林溪的指尖在完成一个快速的抹弦后,有那么零点一秒的悬停。她的目光依旧落在谱面上,但眼角的余光,却像被无形的磁力牵引,极其轻微地向上抬了零点几度,越过前面扬琴同学的肩膀,投向那个笑声的源头。

光线透过高窗,正好洒在笛子声部那片区域。陈筝侧着身,肩膀因为憋笑而微微耸动,她正凑在隔壁吹笙的女生耳边,不知说了句什么,那女生也忍不住捂嘴笑起来。陈筝的侧脸在光线下显得生动无比,琥珀色的眼睛弯成了月牙,鼻尖微微皱起,几缕深栗色的短发俏皮地翘着。她似乎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打断了排练厅里严肃的气氛,也或许根本不在意。

周老师蹙了下眉,手中的指挥棒在空中停顿了一下,目光扫向笛子声部。陈筝立刻像被按了暂停键,飞快地坐直身体,双手规规矩矩地捧着笛子,一本正经地目视前方,只是嘴角还残留着一丝没收回去的笑意,像偷吃了糖果的孩子。

林溪的视线迅速落回自己的筝弦上,指尖重新开始动作,接上刚才的乐句。但那声短暂的笑,却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小石子,留下了一圈不易察觉的波纹。

排练继续。枯燥的重复,某个声部的失误,指挥的讲解与调整……时间在乐句的循环中缓慢流逝。林溪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弦音世界里,隔绝着外界的纷扰。但她的“隔绝”似乎有了一个微小的缺口。

她的注意力,开始在不经意间,被后排那只过于活跃的“青鸟”所吸引。

那并非刻意的观察,更像是一种……被动接收的信号。

当二胡声部某个男生因为紧张,在一段快弓段落中明显拉飘了几个音,引来几声压抑的轻笑时,林溪没有抬头。但她的耳朵捕捉到陈筝压低的声音:“王鹏,稳住啊!你这不是快弓,是赶着投胎呢!” 带着善意的调侃,王鹏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紧张感反而消解了不少。

当首席柳清羽在讲解一段复杂的节奏型,中阮声部的李薇皱着眉似乎没听懂时,又是陈筝的声音响起,不高不低,刚好够周围几人听见:“李薇学姐,你看这里,是不是像走路先出左脚再右脚,然后蹦一下?哒哒-蹦!” 她甚至用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了两下示范。李薇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对着陈筝感激地笑了笑。

林溪的指尖在弦上滑过一个长音。她的目光落在乐谱上,心里却默数着:这是排练开始后的第四十七分钟,陈筝发出的第六次笑声,第五次主动和周围人说话,第三次帮人解围。

那只青鸟,似乎拥有一种天生的魔力。她的存在本身就像一道光,轻易地就能驱散沉闷,吸引着周围的视线。她自由、灵动,仿佛不受任何规则和框架的束缚,可以在沉闷的空气中肆意飞翔,留下闪亮的轨迹。她毫不费力地就能与人打成一片,笑容像阳光一样具有感染力,让那些围绕着她的人,脸上也不自觉地带上轻松的笑意。

林溪看着自己按在筝弦上的手指,指尖因为长期练习而带着薄茧,指甲修剪得一丝不苟。她的世界,是稳定的、可控的、边界分明的。每一个音符的强弱、时长、情绪,都经过精密的计算和反复的锤炼。她的社交圈窄得像琴弦的间距,除了必要的交流,她习惯将自己缩在那个由筝弦和乐谱构成的壳里。与人建立联系,对她而言,是远比攻克一首高难度练习曲更复杂、更耗费心力的事情。

为什么陈筝可以如此……轻易?

这个念头像一颗微小的种子,在她专注的间隙,悄然落入了意识的土壤。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甚至……是连她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极其微弱的向往。像深潭底的鱼,偶尔瞥见水面上飞鸟掠过的影子,惊鸿一瞥,留下模糊的印记。

排练进行到一首合奏曲目的华彩段落。笛子有一段短暂而清越的独奏,如同鸟鸣穿林。

“笛子,Solo准备。” 周老师指挥棒一点。

陈筝立刻挺直了腰背,刚才的嬉笑神色瞬间褪去,换上了专注。她将紫竹笛横在唇边,下颌微收,琥珀色的眼睛亮得惊人。气息微吐,指尖在音孔上灵巧地跳跃。

“咻——啾啾——啁——”

清亮、高亢、带着山林晨露般纯净气息的笛音瞬间响起!那声音是如此鲜活、自由,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如同挣脱了束缚的鸟儿,直冲上排练厅高高的穹顶,在管弦丝竹的合奏中划出一道极其亮眼的轨迹。技巧娴熟,更难得的是那份毫无拘束、浑然天成的灵气。

林溪的指尖在筝弦上按下一个低沉的颤音,为这华彩提供着和声的支撑。她的耳朵却清晰地捕捉着每一个笛音的细节。那声音里蕴含的快乐和自由,像一道微小的电流,穿透了她沉静的壁垒,轻轻刺激着她。

很亮。很……好听。

华彩结束,笛音以一个漂亮的滑音收尾,余韵悠长。陈筝放下笛子,轻轻吐了口气,脸上带着演奏后的满足和一丝小小的得意,下意识地朝前排扬琴的位置看了一眼。

林溪在她目光扫过来的瞬间,飞快地垂下了眼帘,视线牢牢锁定在下一小节的音符上,仿佛从未抬起过。只是按在低音区弦上的左手食指,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

排练终于结束。周老师做了简要点评后宣布解散。椅子腿摩擦地面的声音、合上琴盒的咔哒声、低声的交谈和说笑声瞬间充斥了排练厅。

林溪没有立刻起身。她习惯性地留在最后,细致地整理自己的东西。用软布小心地擦拭每一根筝弦,拂去面板上可能存在的微尘,将义甲一一取下收好,乐谱按顺序叠放整齐,最后才合上琴盒的盖子。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的专注。

收拾妥当,她拎起琴盒,转身准备离开。

“林溪!”

清脆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带着点雀跃。

林溪的脚步顿住,转过身。

陈筝正背着她的卡通火箭琴盒,几步从后排小跑过来,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额角还带着一丝运动后的微红,琥珀色的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

“一起走吗?去食堂?” 陈筝很自然地发出邀请,仿佛她们是熟识已久的朋友,而不是仅仅在排练厅里隔着几排座位、交流仅限于眼神和乐音的点头之交。

林溪看着眼前这张过分明媚的笑脸,那笑容太有冲击力,像正午的阳光,让她下意识地想避开。她的嘴唇微微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极轻微地点了下头,幅度小得几乎难以察觉。

“嗯。”

又是那个简单的音节。

陈筝似乎完全不在意她的寡言,反而因为她的点头而更开心了。“太好啦!我还怕你走掉了呢!今天食堂好像有糖醋排骨,去晚了肯定没了!”她一边说着,一边很自然地走到林溪身侧,与她并肩而行。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排练厅,融入走廊里渐渐散去的人流中。陈筝走在林溪旁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说着话:

“刚才周老师讲的那个转调的地方,我觉得柳学姐示范得超清楚!”

“王鹏今天拉错那段真是笑死我了,他脸都绿了!”

“你听到李薇学姐最后那段中阮了吗?进步好大哦!”

“对了对了,你平时除了练团里的曲子,还练什么啊?有没有特别喜欢的曲子?”

……

她的问题跳跃而密集,像一阵突如其来的雨点。

林溪拎着琴盒,安静地走着。她的目光落在前方不断延伸的走廊地面上,或是偶尔扫过墙壁上挂着的音乐家肖像。对于陈筝连珠炮似的问题,她大部分时间只是沉默,偶尔在对方停顿等待时,才发出一个极简短的回应:“嗯。” “是。” “还好。”

她的声音很轻,表情也几乎没有变化,像一潭不起波澜的水。外人看来,她似乎对陈筝的热情毫无反应,甚至有些冷淡。

只有林溪自己知道,她的心湖并非绝对平静。

当陈筝提到周老师讲解的难点时,林溪的脑海中清晰地回放出柳清羽示范的指法和节奏型,并下意识地在心里模拟了一遍。

当陈筝说到王鹏的窘态,林溪的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下抿了一下,一个几乎无法被察觉的弧度,像是压抑住了一丝极淡的笑意。

当陈筝问起她喜欢的曲子时,林溪的指尖在琴盒粗糙的提手上无意识地摩挲了一下,旧琴房里流淌出的冰冷筝音——《幽涧》的片段——极其短暂地在她脑海中掠过,快得像一道转瞬即逝的影子。但她最终什么也没说。

陈筝似乎并不在意林溪的沉默寡言。她依旧兴致勃勃,甚至因为林溪偶尔的回应(哪怕只是一个“嗯”)而更加起劲。她的话题天马行空,从排练的趣事跳到食堂的菜色,又跳到周末刚看的一部动画电影。她的声音清脆,语速很快,像跳跃的音符,在有些嘈杂的走廊里,清晰地萦绕在林溪的耳边。

林溪安静地走着,听着。她很少主动接话,更不会像其他人那样被陈筝逗得哈哈大笑。她只是听着,像一条沉在溪底的鱼,感受着水面之上阳光的跳跃和水流的喧哗。

这种感觉……很奇怪。

不讨厌。甚至……有点……新奇?

林溪无法准确形容。她习惯了绝对的安静和独处。陈筝的声音像一种陌生的频率,强行介入了她固有的波段。但奇怪的是,这频率并不让她烦躁,反而像一种持续的、温和的背景音,填充了从排练厅到食堂这段原本只有脚步声和沉默的路途。

走到通往食堂的分岔路口,人流更加密集喧闹起来。

“啊!人果然好多!”陈筝踮起脚朝食堂方向望了一眼,发出一声哀叹,随即又转头看向林溪,眼睛亮亮的,“不过我知道有个窗口人稍微少点!跟我来!”她说着,很自然地伸出手,似乎想去拉林溪的胳膊,带她快走几步。

林溪的身体在她手指即将触碰到自己衣袖的瞬间,极其细微地僵了一下,然后不着痕迹地向旁边侧移了半步,避开了那可能发生的接触。她的动作幅度很小,速度很快,快到陈筝甚至没察觉到自己伸手的动作落了空。

“嗯。”林溪低声应道,目光依旧平视前方,脚步却跟上了陈筝加快的步伐。

陈筝的手在空中顿了一下,随即很自然地收回,转而指向人群中的一个缝隙:“这边这边!快冲!”她率先挤了过去,灵活得像条游鱼。

林溪拎着琴盒,沉默地跟在后面,小心地避开拥挤的人流。她的目光落在前方那个深栗色的、随着步伐跳跃的发顶,以及那个印着卡通火箭图案的帆布琴盒上。那个琴盒和她自己洗得发白的旧琴盒,在涌动的人潮中,形成一种奇异的对照。

喧闹的食堂入口近在眼前,食物的香气和各种人声混杂在一起扑面而来。

林溪的脚步微微放缓了一瞬。她看着陈筝已经灵活地挤到了前面一个相对宽松的位置,正回过头来朝她招手,脸上依旧是那毫无阴霾的灿烂笑容。

林溪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她深吸了一口混合着饭菜香气的、略显浑浊的空气,然后,拎紧了自己的琴盒,迈步向前走去。

走向那片对她而言,过于喧闹,却又因为前方那只“青鸟”的存在,而带上了一丝奇异温度的光亮之中。

小说《青鸟赋》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