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文学
抖音热搜小说推荐

哪里可以免费找到夜啼抄?

如果你喜欢悬疑灵异小说,那么这本《夜啼抄》一定不能错过。作者“温婧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任何人所有人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连载,最新章节第10章,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主要讲述了:汉中门城墙遗址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苍凉。齐墨站在城墙脚下,仰望着那些历经沧桑的砖石,每一道裂缝都像是岁月的伤口。1937年12月,这里曾是日军大屠杀的主要场所之一,数以千计的无辜平民在此遇难。”就是这里了…

哪里可以免费找到夜啼抄?

《夜啼抄》精彩章节试读

汉中门城墙遗址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苍凉。齐墨站在城墙脚下,仰望着那些历经沧桑的砖石,每一道裂缝都像是岁月的伤口。1937年12月,这里曾是日军大屠杀的主要场所之一,数以千计的无辜平民在此遇难。

“就是这里了。”陈老指着城墙下一块纪念碑,声音低沉,”当年克莱因最后拍摄的地方。”

齐墨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背包里的金属盒子。盒子比早上更加冰冷,即使隔着背包布料,也能感受到那股刺骨的寒意。林修站在一旁,不时瞥向逐渐暗沉的天空——新月之夜即将来临。

“周世昌说要在新月完全升起时开始仪式。”陈老从布袋里取出三炷香和一个小瓷瓶,”这是栖霞寺请来的香和特制朱砂,配合他给的香灰使用。”

齐墨接过这些物品,手指微微发抖。自从昨晚相机自动装卷、拍摄后,他和林修几乎没合过眼。那卷拍出”未来”照片的胶卷被他们小心封存,但相机仍在金属盒子里不安分地震动,像是有生命的东西急于破壳而出。

“相机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林修问出了困扰他们整晚的问题,”如果克莱因用相机收集灵魂能量,那现在里面的应该是那些遇难者的灵魂?”

陈老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城墙上的弹痕:”不全是。周师父临终前告诉我,相机捕获的不只是灵魂,还有死亡瞬间的恐惧和痛苦。那些能量凝聚在一起,形成了某种…存在。克莱因死后,他的部分灵魂也被相机吸收,与那些能量融合。”

“所以那个模糊人影…”

“是无数死亡瞬间的集合体,以克莱因的形象显现。”陈老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它渴望完整,渴望重返人间。每次相机被使用,它就会变得更强大,更接近现实世界。”

齐墨想起照片中逐渐清晰的人影,以及昨晚那张它几乎要触碰到林修的照片,胃部一阵绞痛。如果陈老和周师傅是对的,那么今晚就是它完全显形的时刻——新月之夜,相机最初捕获灵魂的地方。

“自愿的牺牲又是什么意思?”齐墨问道,尽管他隐约知道答案。

陈老的眼神变得复杂:”相机运作需要灵魂能量,要摧毁它,同样需要灵魂能量的释放。周师父没说具体方式,但暗示必须有人…付出代价。”

林修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齐墨则握紧了拳头。”不,一定有别的方法。”

天色渐暗,城墙上的照明灯亮起,在古老的砖石上投下摇曳的影子。游客逐渐散去,只剩下他们三人站在纪念碑旁。陈老看了看时间:”快到了。我去准备一下,你们…好好想想。”

老人走向城墙另一侧,留下齐墨和林修面面相觑。

“你觉得他说的是真的吗?”林修压低声音,”关于…牺牲的部分?”

齐墨摇摇头:”我不知道。但那张照片…它已经能触碰到你了。”他想起照片中模糊人影搭在林修肩上的手,一阵寒意窜上脊背。

林修勉强笑了笑:”也许只是巧合。再说,相机选择的是你,不是我。”

“但它碰的是你。”齐墨的声音变得急促,”林修,如果真到了那一步,你得离开。这是我惹上的麻烦,不该连累你。”

“少来这套。”林修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异常坚定,”我们是朋友,记得吗?而且…我对摄影史的了解可能帮上忙。克莱因的笔记提到’赶在铃木之前’,那个铃木是谁?他为什么也需要灵魂能量?”

齐墨沉思片刻:”陈老说铃木是特高课军官,负责’敏感事务’。如果克莱因真的是间谍,也许他们都在为某种超自然武器收集能量…”

谈话被陈老的归来打断。老人手里多了一个铜盆和一些木柴:”时间到了。”

东方的天空已经暗下来,一弯细如银钩的新月悄然升起,洒下微弱的光。陈老在城墙下一块平坦处摆好铜盆,周围撒上朱砂和香灰,形成一个奇怪的符号,与克莱因笔记上画的相似。

“周师父说,必须在最初捕获灵魂的地方释放它们。”陈老示意齐墨取出相机,”把相机放在符号中央。”

齐墨深吸一口气,打开背包。金属盒子剧烈震动,发出”咔嗒咔嗒”的响声,像是迫不及待要跳出来。他输入密码,盒盖弹开的瞬间,一股刺骨的寒气喷涌而出,即使在温暖的夏夜,三人仍能看到自己呼出的白气。

黑色的徕卡相机躺在盒中,镜头盖已经打开,后盖微微弹起,里面装着一卷新的胶卷——没人知道它是何时出现的。齐墨小心地取出相机,金属机身冰冷得几乎灼伤手指。当他将相机放在铜盆中央时,机身突然发出一声刺耳的”吱呀”声,像是金属扭曲的声音。

“现在点燃香和木柴。”陈老递给他们打火机,”然后…我们需要引导那些灵魂离开相机。”

林修点燃木柴,橘红色的火苗在铜盆中跳跃。齐墨则将三炷香点燃,插入铜盆前的泥土中,青烟袅袅上升,在月光下形成诡异的形状。

起初什么都没发生。相机静静地躺在火中,似乎不受高温影响。然后,最细微的变化开始了——相机的黑色漆面开始泛起波纹,如同水面被搅动。接着,一缕黑烟从镜头中渗出,在火焰上方凝聚不散。

“它在抵抗。”陈老的声音紧绷,”需要更强的引导。”

齐墨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取出手机,调出那些老照片:”这些是克莱因拍的照片,里面有那个…东西。也许能作为媒介?”

他将手机靠近火焰,屏幕上的照片立刻变得扭曲,那个模糊人影似乎活了过来,在数码画面中挣扎。一缕更浓的黑烟从手机屏幕中渗出,与相机释放的黑烟在空中交织。

风突然变大,城墙上的树木沙沙作响,仿佛无数人在低声啜泣。铜盆中的火焰由橘红转为诡异的青蓝色,火苗蹿升到一人多高,却散发出刺骨的寒意。

“看!”林修指向火焰中央。

相机在火中慢慢浮起,后盖完全打开,一卷胶卷自动退出,在半空中展开。胶卷上的画面清晰可见——全是南京大屠杀的场景,但每张照片中都有一个模糊人影,比齐墨之前看到的任何一次都要清晰。现在能看出那是个穿着旧式西装的男子,面部仍然模糊,但姿态活灵活现。

最恐怖的是,胶卷上的影像开始活动起来,像一段微型电影:人影从照片中走出,穿过胶卷,向火焰边缘移动。

“它要出来了!”陈老惊呼。

齐墨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扼住喉咙,将他拖向火焰。他挣扎着后退,但那力量越来越强。林修抓住他的手臂,却也被一起拖向前。

铜盆中的火焰突然爆开,青蓝色的火苗形成一个漩涡,中心处出现一个黑洞般的空间。齐墨惊恐地看到,黑洞中浮现出无数面孔——男女老少,表情扭曲痛苦,像是被囚禁在另一个维度。而在他们前面,站着一个高瘦的男子,穿着旧式西装,面部逐渐清晰…

汉斯·克莱因。

他的眼睛是两个黑洞,嘴巴大张,像是在无声尖叫。他伸出手,穿过火焰,抓向齐墨的喉咙。

“自愿的牺牲…”陈老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必须有人代替那些灵魂留在相机里…”

齐墨突然明白了仪式的真正含义。相机需要灵魂能量维持存在,要释放被困的灵魂,必须有人自愿成为新的”容器”。而那个模糊人影——克莱因的部分灵魂——正试图强行拉他进去完成替换。

“不!”齐墨用尽全力挣扎,但那只冰冷的手越来越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林修突然松开齐墨,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东西——是那张昨晚拍的照片,显示模糊人影搭在他肩上的那张。

“我自愿!”林修大喊,将照片投入火焰。

火焰瞬间变成白色,刺眼的光照亮了整个城墙。照片在火中燃烧,画面中的人影发出无声的尖叫。与此同时,胶卷上的人影停止了移动,开始倒退,像是倒放的电影。

“林修!你在干什么?”齐墨试图抓住朋友的手,但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弹开。

“它选择了我。”林修的声音异常平静,眼镜反射着白光,”照片已经预示了。记得克莱因的笔记吗?’相机不只在记录,它在收集’…它收集了我的影像,现在想要完整的我。”

齐墨想反驳,但话哽在喉咙里。林修是对的——那张照片已经显示了未来。模糊人影触碰他并非偶然,而是相机选择新宿主的征兆。

火焰中的黑洞开始收缩,无数面孔从中飞出,化作点点光斑消散在夜空中。胶卷上的人影越来越模糊,逐渐退回照片中。相机发出刺耳的金属扭曲声,机身出现裂缝,黑烟从中喷涌而出。

克莱因的脸在黑洞中扭曲变形,嘴巴大张像是在抗议。他的手仍然伸向齐墨,但已经变得透明。最后,随着一声如同玻璃破碎的脆响,黑洞彻底闭合,火焰恢复正常颜色。

相机在火中裂成两半,镜头破碎,胶卷燃烧殆尽。一股强大的冲击波以铜盆为中心扩散开来,将三人掀翻在地。

当齐墨挣扎着爬起来时,火焰已经熄灭,只剩下一堆灰烬和扭曲变形的相机残骸。林修躺在不远处,眼镜掉在一旁,脸色苍白但呼吸平稳。

“林修!”齐墨冲过去扶起朋友。

林修慢慢睁开眼睛,茫然地环顾四周:”发…发生了什么?”

“你没事!”齐墨几乎要哭出来,”我以为你…”

“自愿成为牺牲品?”林修虚弱地笑了笑,”看来相机更喜欢你的灵魂。我只是…分散了它的注意力。”

陈老走过来,检查了下林修的脉搏,然后惊讶地看着自己的手:”我的…我的关节炎好了。”他活动着手指,难以置信,”几十年了,从没这么灵活过。”

齐墨想起周师傅残缺的右手——也许相机被摧毁后,所有与之相关的诅咒都解除了。他看向那堆灰烬,黑色的金属残骸中已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八十多年的诅咒,终于在今夜终结。

回到酒店已是深夜。齐墨和林修精疲力尽,但都无法入睡。桌上放着相机残骸——他们决定保留它作为警示。

“你觉得那些灵魂…真的得到安息了吗?”林修问道,望着窗外的南京夜景。

齐墨点点头:”希望如此。尤其是那些遇难者…他们受苦太久了。”

林修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道:”你还记得克莱因笔记最后那句话吗?’上帝宽恕我’…你认为他最后后悔了吗?”

“我不知道。”齐墨轻声回答,”但至少,他不会再伤害任何人了。”

第二天早晨,两人准备离开南京。在收拾行李时,齐墨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他带来的所有照片,包括那些出现模糊人影的,现在都变成了普通的照片。人影消失了,仿佛从未存在过。

只有一张例外:林修投入火焰的那张。它奇迹般地从灰烬中保存下来,现在放在齐墨的背包夹层里。照片上,林修站在冲洗店中,身后空无一人,只有他微笑着看向镜头,表情平静而坚定。

齐墨决定将这张照片珍藏起来,作为这段诡异经历的纪念,也是友情的见证。

回程的高铁上,窗外的风景飞速后退。齐墨望着远处的城市轮廓逐渐消失,心中五味杂陈。这段经历改变了他对摄影、对历史的看法。相机不仅能记录现实,在某些可怕的情况下,还能扭曲甚至囚禁现实。

“嘿,”林修递给他一杯咖啡,”在想什么?”

齐墨接过咖啡,笑了笑:”在想下次买相机一定要去正规商店。”

林修大笑起来,引得周围乘客侧目。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像是驱散了所有阴霾。

然而,当齐墨不经意间看向车窗玻璃时,他恍惚看到了一个模糊的倒影——不是他自己,而是一个穿着旧式西装的瘦高男子,一闪而过。

他猛地转头,车厢里一切正常。林修疑惑地看着他:”怎么了?”

“没什么。”齐墨摇摇头,将那个可能是错觉的画面赶出脑海,”只是…有点累了。”

他喝了一口咖啡,望向窗外明媚的阳光。无论那个倒影是真实还是想象,相机已经被摧毁了,诅咒也解除了。剩下的,只是学会与这段记忆共处。

回到城市后,齐墨将这段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但没有发表。他继续从事摄影工作,但风格变了——更加温暖,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林修的冲洗店生意越来越好,他们还计划合作一个关于老相机的专题,当然,这次会避开任何可疑的古董。

一个月后,齐墨收到一个包裹,寄件人是周世昌。里面是一本发黄的相册和一封信。信中,周师傅感谢他们摧毁了相机,并透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是当年克莱因助手收养的孤儿,亲眼目睹了相机带来的灾难。

“相机虽毁,”周师傅在信中写道,”但它的’双生兄弟’可能仍存于世。那台III型相机最后一次出现是在1945年的东京。如果你们 ever 遇到它,请立即联系我。”

随信附上的相册里是周师傅多年来收集的关于相机的资料,包括一些齐墨从未见过的照片——其中一张特别引人注目:1945年9月,东京街头,一个日本军官模样的人手持一台徕卡III型相机,背景是燃烧的城市…

齐墨合上相册,决定暂时不告诉林修这个发现。有些谜题,或许永远不该被解开;有些真相,最好永远埋藏在历史尘埃中。

然而,当晚在暗房冲洗新拍的照片时,齐墨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卷他确定已经曝光的胶卷,冲洗出来后竟然是空白的,就像当年克莱因死时相机里的那卷一样。

而在暗房角落的阴影里,他隐约听到了一个声音,像是遥远的快门声,又像是某人的轻笑…

小说《夜啼抄》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