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的闹钟还没响,林未已经醒了。窗外的天刚蒙蒙亮,宿舍里一片沉寂,只有张琪均匀的呼吸声。她轻手轻脚地爬起来,摸黑穿上衣服,把昨晚抄满公式的笔记本塞进包里,蹑手蹑脚地走出了宿舍。
操场边的路灯还亮着,昏黄的光洒在湿漉漉的跑道上。林未找了个长椅坐下,翻开笔记本,指尖划过那些歪歪扭扭的化学方程式。风里带着露水的寒气,吹得她鼻尖发红,她却浑然不觉,嘴里念念有词地背着:“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高中时背诗词的功底此刻派上了用场,只是那些平仄韵律的美感,换成了冰冷生硬的符号规律。她把难记的公式写在便利贴上,贴在手腕上、笔袋上,甚至食堂的餐盘边缘——她要让这些陌生的知识,渗透进自己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第一节课是无机化学,李老师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讲课语速极快,黑板上的板书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林未坐在第一排,笔尖在笔记本上飞跑,生怕漏下一个字。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地方跟不上,比如“杂化轨道理论”,老师只讲了十分钟,她却连基本概念都没理清。
课间休息时,她犹豫着走到沈砚的座位旁。他正低头看着一本厚厚的英文原版书,书页上画满了红色的批注。林未的影子落在书页上,他才抬起头,眼神平静地看着她。
“那个,沈同学……杂化轨道,你能给我讲一下吗?” 林未的声音有点发颤,手心全是汗。
沈砚没说话,伸手拿过她的笔记本,翻到空白页,拿起笔飞快地画了起来。他画了三个不同形状的轨道,用箭头标注出电子的运动方向,旁边写着简洁的注解。“sp³杂化是四面体结构,比如甲烷;sp²是平面三角形,比如乙烯……” 他的声音很低,却条理清晰,几句话就把她纠结了一节课的问题讲透了。
“谢谢。” 林未接过笔记本,心里暖烘烘的。
“上课前把这页看懂。” 沈砚说完,又低下头看自己的书,仿佛刚才的讲解只是随手为之。
林未回到座位,盯着笔记本上那几幅简单的示意图,突然觉得没那么难了。她抬头看向沈砚的背影,他的肩膀很宽,白T恤的后颈处有一块洗得发白的痕迹,却透着一种踏实的力量。
下午的化学实验课,是林未最紧张也最期待的环节。穿上宽大的白大褂时,她莫名想起高中时参加文学社活动的样子——那时她穿的是干净的校服,手里拿的是诗集,而现在,手里握的是冰凉的试管和滴管。
“今天做的是‘钠与水的反应’,注意安全,钠块一定要小,放进水里后立刻盖上玻璃片。” 王老师的声音在实验室里回荡。
林未和张琪分到一组。张琪显然没把实验当回事,慢吞吞地戴着手套,还不忘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快点,别磨蹭了。” 林未催促道,她想趁着记忆清晰,赶紧把步骤过一遍。
“急什么?又不是考试。” 张琪翻了个白眼,拿起镊子夹钠块时,手一抖,钠块掉进了水槽里。瞬间,水面冒起刺眼的白光,伴随着“滋滋”的声响,水花溅了起来。
“小心!” 林未下意识地推开张琪,自己的手背却被溅到的热水烫了一下,一阵刺痛传来。
王老师闻声赶来,看到水槽里的动静,脸色沉了下来:“怎么回事?操作规范说了多少遍?”
“是林未!” 张琪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哭腔,“是她推我,我才没拿稳的!”
林未愣住了,手背的疼还没褪去,心口却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她看着张琪那张写满委屈的脸,突然觉得陌生又荒谬。“我没有……” 她想解释,却发现喉咙发紧,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周围的同学都围了过来,指指点点。“我说文科生不行吧,连实验都做不好。”“就是,还连累别人。” 那些熟悉的嘲讽声再次响起,像针一样扎进她的耳朵。
王老师皱着眉看了看林未,又看了看张琪,没再多问,只是让她们清理好水槽,下次注意。
实验课结束后,林未默默地收拾着实验台,手背已经红了一片,火辣辣地疼。张琪跟没事人一样,哼着歌换衣服,路过她身边时,压低声音说:“林未,算我提醒你,在这里没人会信一个文科生的话。下次老实点,别抢着出风头。”
林未猛地抬起头,看着张琪的背影,眼眶瞬间红了。她自以为的“好闺蜜”,在关键时刻却把她推了出去,还反过来污蔑她。委屈、愤怒、失望……各种情绪涌上来,让她几乎站不稳。
她走出实验室,漫无目的地在校园里走着。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风吹过操场,带着秋天的凉意。她走到那排熟悉的长椅旁,坐下,把脸埋进膝盖里,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一只手递过来一瓶冰水。
林未抬头,看见沈砚站在面前。他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应该是刚从图书馆出来。夕阳照在他的脸上,柔和了他平时冷淡的轮廓。
“谢谢。” 林未接过水,擦掉眼泪,声音沙哑。
沈砚在她旁边坐下,没问发生了什么,只是看着远处的篮球场。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视频,我这里有,晚上发给你。”
林未愣住了,他怎么知道自己没做好实验?
“刚才在实验室门口,听到了。” 沈砚淡淡地说,“张琪的话,别放在心上。”
林未低下头,握着冰凉的矿泉水瓶,心里却泛起一丝暖意。原来,有人看见了真相,有人愿意相信她。
“我是不是很笨?” 她轻声问,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委屈,“明明已经很努力了,还是学不好,还总是出错。”
沈砚转过头,看着她泛红的眼睛,沉默了几秒,说:“我第一次做这个实验时,烧穿了两个蒸发皿。”
林未猛地抬头,以为自己听错了。
“高二那年,偷偷进实验室做实验,没控制好温度。” 沈砚的嘴角似乎牵了一下,像是在笑,“比你惨多了。”
林未看着他认真的眼神,突然忍不住笑了出来,眼泪却也跟着掉了下来。原来,连沈砚这样的学霸,也有过笨拙的时候。
“别跟自己较劲。” 沈砚站起身,把文件夹递给她,“这里面是我整理的无机化学重点,你可以看看。明天早上七点,图书馆门口见,我给你补杂化轨道。”
林未接过文件夹,指尖触到他的手指,冰凉的,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为什么帮我?” 她忍不住问。
沈砚的脚步顿了顿,回头看了她一眼,夕阳的光落在他的睫毛上,像镀了一层金。“因为……因为我见过有人在泥里挣扎,也想往上爬。”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林未坐在长椅上,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教学楼的拐角,手里紧紧攥着那个文件夹。文件夹很沉,里面装着的不仅是知识点,还有一份突如其来的善意。
她低头看了看手背上的红痕,已经不那么疼了。风再次吹过,带着桂花的香气,驱散了刚才的委屈和迷茫。她拿出手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妈,我挺好的,最近在学新东西,有点难,但我能跟上。” 她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你们别担心,我会好好的。”
挂了电话,林未翻开沈砚给的文件夹。里面的笔记字迹工整,重点突出,每一个难点旁边都画着示意图,比课本上讲得还要清楚。她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心里突然充满了力量。
是啊,她不能认输。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不能因为别人的嘲笑就退缩,更不能因为所谓的“出身”就给自己设限。
她站起身,朝着图书馆的方向走去。夕阳下,她的脚步比来时更稳了。试管尖上的裂痕或许还在,但那道裂痕里,已经有微光透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