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文学
抖音热搜小说推荐

《未来星空记》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 青霖小说

完整版科幻末世小说《未来星空记》,此文从发布以来便得到了众多读者们的喜爱,可见作品质量优质,主角是青霖,是作者青霖时代QLSD所写的。《未来星空记》小说最新章节第11章,已更新159797字,目前连载,喜欢看科幻末世属性小说的朋友们值得一看!主要讲述了:青林又一次意识到自己握着的不是普通钢笔时,已经感知天意,手指对着手机屏幕一直点点点。心里默念的句子通过手机触动手机屏幕一个又一个的陆陆续续弹出来,毫不犹豫,某种更精密的力量在控制着这瞬间的平衡。才思泉…

《未来星空记》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 青霖小说

《未来星空记》精彩章节试读

青林又一次意识到自己握着的不是普通钢笔时,已经感知天意,手指对着手机屏幕一直点点点。

心里默念的句子通过手机触动手机屏幕一个又一个的陆陆续续弹出来,毫不犹豫,某种更精密的力量在控制着这瞬间的平衡。

才思泉涌自然流淌着~

隔壁录音棚传来贝斯手调试琴弦的嗡鸣,震得窗玻璃微微发颤。青林的目光掠过桌角那台拆开的无人机,碳纤维机架上还沾着戈壁滩的沙粒,上周他刚用这台改装过的“猎隼”在罗布泊完成了某地质科考队的航拍任务,三维建模精度达到厘米级。

但此刻,那些熟悉的机械结构在他眼里开始变形,螺旋桨的转动轨迹幻化成一行行流动的文字,机架的承重参数自动拆解成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律。

“又在发呆?”大哥推门进来时,手里的保温杯撞在门框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作为圈内小有名气的出版商,大哥见过太多试图用文字敲开命运之门的年轻人,青林是最特别的一个——他从不见编辑,不参加笔会,每次交稿都是用加密邮件发送,账户里的稿酬数字常年维持在七位数,却住在城中村这套月租八百的老房子里。

青林没抬头。

他正盯着稿纸上突然浮现的纹路,那些细密的折线像电路板上的布线,从纸页边缘一直延伸到他的指腹。

更诡异的是,纹路交汇处跳动着淡蓝色的光点,细看竟是由甲骨文与二进制代码混合而成的符号。

“这是你新写的科幻开篇?”大哥拿起桌上的打印稿,眉头很快拧成了疙瘩。

稿子上的字迹时而凌厉如刀刻,时而飘逸如流云,甚至有几处段落的墨水呈现出金属般的光泽。

但真正让他心惊的,是文字描述的内容——主角在量子计算机的核心机房里,通过触摸数据流“看见”了人体经络的运行轨迹,那些描述精准得像是亲身经历,连任督二脉交汇处的能量波动都写得有棱有角。

“你懂经脉?”大哥忍不住问。他年轻时练过几年形意拳,知道这些词汇背后的门道,绝不是能从武侠小说里抄来的。

青林的指尖终于落下,墨水在纸上晕开的瞬间,整间屋子的光线突然暗了半分。窗外的蝉鸣、远处的车流、隔壁的贝斯声,所有声音都像被按下了慢放键,在他耳边分解成无数细碎的声波。

他看着稿纸上刚写出的句子,那些文字突然活了过来,组成一道半透明的光门,门后隐约能看见流动的星云。

“可能……是天生的吧。”

他下意识地说。

话音刚落,脑海里突然响起一阵轰鸣,像是堵塞了百年的河道突然决堤。

无数画面、知识、公式、旋律顺着那道“决堤口”涌进来——他“看见”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时的配方比例,“听见”巴赫创作《财富密码》时的心跳频率,“算出”火星探测器着陆时的最佳角度,甚至“触摸”到暗物质在宇宙背景辐射中留下的涟漪。

大哥正想说什么,却猛地盯住青林的眼睛。

那双原本平静的瞳孔里,此刻竟有点点星光在旋转,像把整个银河都装了进去。

“你……”他张了张嘴,突然想起自己刚入行时,一位老编辑说过的话:真正的天才不是努力出来的,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他们的笔能捅破现实与虚幻的窗户纸。

“你不会是天生的写手,老天喂饭吃的那种吧?”

这句话像一道电流击中了青林。

他体内突然涌起一股奇异的热流,从丹田直冲头顶,沿着脊椎两侧的“线路”快速循环——那线路的走向,竟与他刚写在稿纸上的“任督二脉”描述分毫不差。

更惊人的是,当热流走完第七个循环时,他突然“看”到了大哥的过去:五岁时偷拿父亲的钢笔在墙上写字被揍,二十岁在出版社楼道里吃了三个月泡面,三十岁签下第一本畅销书时躲在厕所里哭……这些画面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从大哥身上散发的信息场里“读”到的,就像读取无人机传回的数据包。

“修罗……四万多年了……”一个古老的声音在他意识深处响起,带着金属摩擦般的沙哑。

青林猛地想起自己做过的那些怪梦:梦里他是战场上的军医,用刀笔记录伤亡;是藏经阁的僧人,在竹简上抄写经文;是民国的报童,在硝烟里叫卖号外……每一世都握着笔,每一世都觉得有什么东西没完成。

原来不是梦。那是他灵魂里积累了四万多年的信息碎片,此刻被“天生写手”这句话激活,像区块链一样完成了最终的链合。

接下来的三天,青林没踏出房门半步。

大哥隔段时间就从门缝里看一眼,只见他坐在书桌前,右手握着钢笔悬在纸上,左手却在飞快地操作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无人机的三维建模软件,他正在设计一款能穿越雷暴的新型飞行器。

更诡异的是,他嘴里还在念叨着什么,仔细听竟是在同时计算着飞行器的升力系数和稿子里某个星系的运行轨道。

“通才……这小子是个通才啊……”大哥终于明白,那些关于青林的传闻都是真的。

有人说在国际无人机大赛上见过一个戴面具的冠军,操作风格跟青林调试机器时一模一样;有人说某家神秘的投资公司背后老板姓青,精准布局了新能源和人工智能赛道;现在看来,这些身份都属于同一个人。

直到第四天清晨,青林推开门,手里拿着两叠纸。一叠是刚写完的科幻小说《信息经脉》,另一叠是无人机动力系统的改进方案。

“帮我把这个出版。”

他把小说稿递给大哥,眼神平静得像刚睡醒,“那个方案,寄给中科院空天院。”

大哥接过稿子,指尖刚触碰到纸页,就感觉一股暖流顺着手臂往上爬。

他翻开第一页,只见开头写道:“当文字成为数据的载体,当经脉变成信息的通道,人类终将发现,所谓的天才,不过是提前接通了天地人三界的信号塔……”

窗外的朝阳刚好升起来,金色的光线穿过老房子的窗棂,照在青林身上。

大哥突然发现,青林的影子在墙上微微晃动,边缘处竟有无数细小的光点在飘散,那些光点在空中组成一行字,又很快消散——那是他昨晚熬夜改的无人机参数,也是他刚写进小说里的宇宙常数。

青林走到窗边,看着远处摩天大楼顶端的信号塔。此刻在他眼里,那些塔尖都在发出淡蓝色的光芒,与地面上流动的车流、人群身上的信息场、甚至太空中卫星的轨道,组成了一张覆盖全球的巨大网络。

而他的笔,就是接入这张网络的接口。

“四万多年的信息积累,终于能派上用场了。”他轻声说,指尖无意识地在空中画了个符号——那是他刚创造的文字,既包含着无人机的操控指令,也藏着打开三界信息通道的密钥。

大哥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自己刚入行时,老编辑还说过一句话:“老天喂的饭,从来都不是白吃的。

那些被选中的人,手里的笔能写历史,也能改未来。”

此刻,青林的钢笔尖上,正凝聚着一滴墨水。那墨水里,映照着整个宇宙的倒影。

小说《未来星空记》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