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文学
抖音热搜小说推荐

王伦小说《梁山,还是王伦说了算》在线阅读

喜欢看历史古代小说,一定不要错过凡人凡事写的一本连载小说《梁山,还是王伦说了算》,目前这本书已更新168542字,最新章节第10章,这本书的主角是王伦。主要讲述了:“杜迁!”“大哥!”“步军各营,自明日起,加派岗哨,严查通往本岛各条水道、滩涂!十里线内,便是雷池!擅入者,视同来犯之敌!”王伦的目光转向杜迁,“另,传令各营,约束部属,凡我梁山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勒…

王伦小说《梁山,还是王伦说了算》在线阅读

《梁山,还是王伦说了算》精彩章节试读

“杜迁!”

“大哥!”

“步军各营,自明日起,加派岗哨,严查通往本岛各条水道、滩涂!十里线内,便是雷池!擅入者,视同来犯之敌!”王伦的目光转向杜迁,“另,传令各营,约束部属,凡我梁山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勒索、抢夺渔民所获!违令者,斩!”

“是!”杜迁沉声应诺,心头凛然。

王伦走回主位,缓缓坐下,声音低沉下来,却带着千钧之力:“诸位兄弟,我等踞此梁山,八百里水泊是屏障,亦是根基。民心若失,纵有滔天巨浪,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今日开此渔禁,非是自毁长城,乃是固我根本!”他望向厅外沉沉的夜色,仿佛穿透黑暗,看到了石碣村那摇曳的灯火和阮小五臂上的伤疤,“这水泊,养活了他们,也能养活我梁山!约束好我们的刀,管住我们的手,这水泊里的鱼虾,就是民心!”

榜文由朱贵亲自操刀,措辞严厉又带着一丝罕见的通融。数日后,这份盖着梁山泊主朱红大印的告示,便贴满了水泊周边所有渡口、渔村,更由南山酒店的“行商”们,口耳相传,送入每一个靠水吃饭的人家。

石碣村口的老槐树下,围满了人。阮小七挤在最前面,手指颤抖地指着榜文上那行字,声音激动得变了调:“二哥!五哥!你们快看!‘凡我梁山地界内水域,渔民皆可入湖捕鱼,唯不得近梁山岛十里之地,违者严惩不贷!’他们……他们让打鱼了!让打鱼了!”

阮小二凑近了,浑浊的老眼使劲辨认着每一个字,嘴唇哆嗦着:“真……真的?不是做梦?”

阮小五没说话,古铜色的脸膛涨得通红,他猛地转身,一拳砸在老槐树粗糙的树皮上,震得枯叶簌簌落下,低吼道:“好!好一个梁山!好一个王伦!”他不知此王伦即是彼王伦,只道是那位素未谋面却陡然变得通情达理的梁山之主。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水泊。第二日,天刚蒙蒙亮,石碣湖岸边便聚集了数十条渔船。渔民们望着远处水面上新设的、漂浮着的醒目红旗,眼神里交织着希望与忐忑。阮氏三兄弟的船也在其中,阮小五掌舵,阮小二理网,阮小七立在船头张望。

“五哥,真……真能过去?”一个后生怯生生地问。

“怕个鸟!”阮小五豪气干云,“人家榜文贴出来了!梁山好汉也是讲信义的!走!”他一扳舵,小船率先划破平静的水面,朝着那红旗标示的广阔水域驶去。

船队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在距离红旗浮标尚有一箭之地便纷纷停下,撒网。网沉入水,片刻后拉起,银鳞闪烁!肥硕的鲢鱼、鳙鱼在网中活蹦乱跳!

“有鱼!好多的鱼!”惊呼声、狂喜的欢呼声瞬间炸开,在空旷的湖面上回荡。压抑了太久的渔民们,脸上终于绽开了笑容。阮小二颤抖着手,从沉甸甸的渔网里抓起一条足有四五斤重的大鲤鱼,鱼尾有力地拍打着,溅起的水花落在他皱纹深刻的脸上,冰凉,却带着生的喜悦。他喃喃道:“有活路了……有活路了……”

远处,一艘梁山标志性的“水蜘蛛”快船静静泊在警戒线内。船头,水军头领宋万按着腰刀,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远处渔民们的丰收景象。他身旁一个年轻水军喽啰忍不住低声道:“宋头领,看着他们打鱼,倒比咱们自己捞还痛快些。”

宋万从鼻孔里哼了一声,粗声道:“少废话!盯紧了!看好那条红线!谁敢越界半步,老子手里的弓可不认人!”话虽严厉,紧绷的嘴角却几不可察地松动了一丝。湖风吹来,带来了久违的、带着鱼腥味的喧嚣生气。

梁山泊,聚义厅。

朱贵肃立阶下,双手呈上一份墨迹初干的卷宗:“大哥,南山酒店及各路暗线回报,水泊周边七村十八寨,对开放渔禁之举,皆感恩戴德。民心初定,渔获颇丰,市集亦渐有生气。另外……”他顿了顿,声音压低,“遵大哥令,附近州县绿林道上的好汉行踪,已初步探明。”

王伦接过卷宗,并未急于打开,指尖拂过粗糙的纸面,目光投向厅外。透过敞开的门扉,能看到远处水泊上点点帆影,隐约能听到顺风飘来的、模糊却透着欢腾的渔歌号子。他冷峻的眉宇间,终于有了一丝极淡的暖意。

“念。”王伦收回目光,声音沉静。

“是。”朱贵展开卷宗,声音清晰平稳:

“其一,东溪村保正,托塔天王晁盖。此人身具万夫不当之勇,仗义疏财,专好结识天下好汉,在郓城地面威望极高。庄上常有江湖人物往来。”

“其二,郓城县押司,及时雨宋江。此人虽在公门,却极重义气,常为江湖好汉排忧解难,有‘孝义黑三郎’之称,名头极响,门路通达。”

“其三,济州府兵马都监黄安和团练使单廷圭、魏定国。”

“其四,沂水县都头李云,外号“青眼虎”,郓城县都头“插翅虎”雷横和“美髯公”朱仝。

“其五,青州地面,二龙山上有一伙强人,为首者名唤邓龙,人称‘金眼虎’,手下聚有三五百喽啰,据险而守。其地距我梁山约二百里水路……”

朱贵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一个个或如雷贯耳、或初露锋芒的名字,勾勒出一幅草莽龙蛇的群像。

王伦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轻敲击。那节奏沉稳而有力,如同战鼓的前奏。当朱贵念毕,厅内陷入短暂的沉寂。

“知道了。”王伦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水泊舆图前,目光不再局限于梁山一隅,而是投向更广阔的山川州县。那些名字,如同地图上即将被点亮的星辰。

“朱贵。”

“属下在。”

“备一份厚礼。”王伦的目光落在“东溪村”三个小字上,指尖轻轻一点,“挑个得力的兄弟,代我王伦,先去拜会那位‘托塔天王’晁保正。”他顿了顿,眼中锐光一闪,声音沉凝如铁,“告诉他,梁山泊王伦,久闻大名,心慕高义。这八百里水泊,愿为天下英雄,留一席之地!”

朱贵心头一震,深深一揖:“属下遵命!”

王伦负手而立,望着舆图上星罗棋布的村镇与隐约的山川走势。厅外,渔歌隐隐,那是水泊重获生机的脉搏。厅内,一个名字点燃了另一串名字,沉寂的梁山泊,如同蛰伏的巨兽,在深秋的寒意里,缓缓睁开了望向更广阔天地的眼睛。招贤纳士的帷幕,已由这一道渔禁的豁口,悄然拉开。水泊的格局,风起于青萍之末。

小说《梁山,还是王伦说了算》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