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悬棺:朱刘探案记》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悬疑灵异小说,作者“百草堂的吕阳生”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本书的主角朱三蛋刘招娣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5章,热爱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主要讲述了:青龙山的晨雾还未散尽,朱三蛋踩着沾满露水的石阶往上走,军靴碾过碎石的声响惊起几只山雀,扑棱棱掠过挂满苔藓的岩壁。爆破后的洞穴入口已被新长出的藤蔓覆盖,那些藤蔓的叶片呈现出奇特的锯齿状,在阳光下泛着金属…
《百年悬棺:朱刘探案记》精彩章节试读
青龙山的晨雾还未散尽,朱三蛋踩着沾满露水的石阶往上走,军靴碾过碎石的声响惊起几只山雀,扑棱棱掠过挂满苔藓的岩壁。爆破后的洞穴入口已被新长出的藤蔓覆盖,那些藤蔓的叶片呈现出奇特的锯齿状,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 与平衡草的荧光脉络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第七天了。” 刘招娣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无人机监测显示,洞穴周围五公里内的植物都在变异,杜鹃花的花瓣边缘长出了梅花纹路,连蕨类植物的孢子囊都呈现五角星形状。” 她的指尖在平板电脑上滑动,调出的光谱分析图里,所有植物的叶绿素吸收峰都偏移了 7 纳米,正好对应着哈雷彗星的辐射波长。
朱三蛋在坍塌的岩石堆前蹲下,指尖拂过块裂开的玄武岩,断面处镶嵌着根细如发丝的金属丝,与洞穴周围树木年轮里的材质相同。他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金属丝抽出,发现末端连接着个微型传感器,表面刻着的符号 —— 是组织元老白大褂上绣着的标记,只是五角星的每个角都多了个小小的缺口。
“这些传感器在向某个未知终端传输数据。” 刘招娣的笔记本电脑突然弹出个加密数据包,破解后的内容让她瞳孔骤缩,“是植物的基因序列变化记录,接收地址在冰岛的某个冰川观测站,那里是 731 部队遗留的数据备份中心。” 数据包的签名栏里,有个淡淡的梅花水印,与沈清和时间胶囊里的桑皮纸质地完全一致。
山腰间的木屋前,伯格教授正用培养皿收集平衡草的分泌物,透明的液体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她的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信纸,是 “墨樱” 从国际法庭寄来的,上面用德语写着:“平衡草的根系在夜间会发出脉冲信号,频率与青铜鼎的声波共振相同。” 信纸边缘沾着的草籽,已经在桌面发了芽,嫩芽呈现出螺旋状的生长轨迹。
木屋的墙壁上挂着幅新绘制的青龙山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七个植物变异最明显的区域,连成的形状正好是北斗七星的 “天权” 位。朱三蛋注意到地图的角落画着个小小的星象图,与《沈家药材秘录》第 73 页的批注完全吻合,只是在星轨交汇处多了个箭头,指向山巅的古祭坛遗址 —— 正是发现沈明远日记的地方。
“祭坛下面还有东西。” 伯格教授突然想起什么,从标本箱里取出片从祭坛石缝里找到的陶片,上面的纹路在放大镜下显露出基因序列的图案,“这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残片,说明早在七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他们很可能发现了平衡草的秘密。” 陶片的断口处残留着朱砂痕迹,与时间胶囊里羊皮纸的成分相同。
通往祭坛的路被倒伏的古树阻断,树干的横截面呈现出诡异的螺旋状年轮,每个年轮里都嵌着细小的水晶颗粒,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光。朱三蛋用砍刀劈开树枝时,发现木质纤维里缠绕着银白色的丝状物,显微镜下显示,这些丝状物其实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天然导线,能传导生物电流 —— 与亚马逊基地的信号塔原理异曲同工。
祭坛的残破石台上,不知何时摆放着个青铜容器,样式与沈家老宅的鼎相似,只是体积缩小了一半。容器里盛放着的平衡草已经开花,淡紫色的花瓣层层叠叠,中心的花蕊却呈现出黑色,像是凝结了一捧夜色。伯格教授用试纸检测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花蕊里含有高浓度的神经毒素,是‘雪樱’花粉的变异体,毒性增强了十倍。”
容器底部刻着行模糊的铭文,朱三蛋用软布擦拭后,露出的字迹让他心头一震:“相生相克,周而复始。” 这正是沈清和日记里缺失的最后一页内容,旁边的星象标记指向猎户座的 “参宿四”,与 1943 与日军记录的毒剂泄漏时间完全吻合 —— 那天正是参宿四亮度突然变暗的日子。
刘招娣的无人机突然传来警报,在山巅的另一侧发现了个隐藏的地窖,入口被伪装成块巨大的岩石,上面长满了只有在极寒地区才有的地衣。她操控无人机投射激光,岩石表面的地衣突然褪去,露出个嵌入式键盘,密码提示是 “花开有时,叶落有序”—— 对应着平衡草的生长周期,从发芽到枯萎正好是 73 天。
地窖内的温度低得惊人,墙壁上的冰霜凝结成奇特的图案,与青铜器上的云雷纹如出一辙。最里面的货架上摆放着几十个玻璃罐,里面浸泡着的植物标本,叶片上都贴着标签,记录着不同年代的变异情况,最早的标签日期是 1923 年 —— 正是沈清和开始研究平衡草的年份。
“这些标本的基因序列在逐年变化。” 伯格教授拿起个标志 “1945 年” 的玻璃罐,里面的平衡草叶片上,有个清晰的齿痕,“像是被某种动物啃食过,齿痕的 DNA 检测显示,与沈家老宅青铜鼎里发现的毛发完全一致 —— 是沈明远(伪)的宠物狼犬,当年被用来试验毒剂的抗药性。”
地窖的角落堆着些发霉的文件,其中一份是日军的实验报告,详细记录了平衡草与毒剂的反应:“当平衡草吸收足够的毒素后,会分泌出一种特殊的酶,能将毒素转化为自身的养分,形成良性循环。” 报告的最后有个手写的批注,是沈清和的笔迹:“此乃自然之罚,亦是自然之恕。”
朱三蛋注意到地窖的通风管道有新鲜的空气流动,在出口处发现了个微型摄像头,镜头正对着祭坛的方向。摄像头的内存卡里,存储着最近一周的监控画面,其中一段显示,有个穿黑色风衣的人影在深夜潜入祭坛,将什么东西埋在了石缝里 —— 那人的步态,与国际基因库被攻击时的入侵轨迹完全吻合。
“是组织的漏网之鱼。” 刘招娣放大画面里的人影,发现风衣口袋里露出个金属容器的轮廓,形状与富士山时间胶囊里的青铜罐相同。她追踪人影的撤离路线,发现最终消失在青龙山脚下的废弃矿洞,洞口的钢轨上,有新的车轮碾压痕迹,轨距与日军遗留的矿车完全一致。
矿洞深处传来滴水的声响,像是某种神秘的倒计时。朱三蛋打开矿灯往里照,光柱穿透黑暗,照亮了铁轨旁散落的木箱,上面的日文标识显示,里面装的是 “特殊肥料”—— 与 731 部队档案里记载的毒剂原料代号相同。最里面的巷道尽头,有个用帆布遮盖的物体,轮廓像是个巨大的培养舱。
掀开帆布的瞬间,朱三蛋倒吸一口凉气。培养舱里浸泡着的,是株巨大的变异平衡草,根系盘根错节,缠绕成个人形,在营养液里缓缓蠕动。舱壁的显示屏上,跳动着的基因序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重组,每个链节处都闪烁着红光 —— 与国际基因库被攻击时的异常代码完全一致。
“这是个生物计算机。” 伯格教授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组织利用平衡草的基因变异特性,构建了个能自我进化的系统,正在破解‘和平序列’的防火墙。” 她指着舱底的铭牌,上面刻着的编号 “73-01”,与 731 部队的实验编号规则完全吻合。
培养舱的控制面板上,放着本日记,是那个漏网之鱼的,里面记录着他的计划:“当平衡草吸收足够的变异基因,就能进化出自主意识,到时候所有基于‘和平序列’的防御系统都会失效。” 日记的最后一页贴着张照片,是他与组织元老的合影,背景正是这个矿洞,两人身后的墙壁上,画着个巨大的五角星,每个角都连接着根导线,通向培养舱。
朱三蛋突然注意到培养舱的营养液里,漂浮着些细小的晶体,与青铜令牌上的水晶碎屑成分相同。他将令牌贴近舱壁,晶体突然剧烈震动,培养舱的屏幕上跳出乱码,基因序列的重组速度明显放缓。“沈清和在平衡草的基因里,埋下了针对青铜令牌的抑制序列。” 他指着屏幕上闪烁的梅花图案,“这才是真正的‘平衡’。”
矿洞的入口突然传来爆炸声,烟尘顺着巷道涌进来,夹杂着刺鼻的硫磺味。刘招娣的对讲机里传来小李焦急的声音:“蛋哥,组织的人引爆了炸药,矿洞正在坍塌!” 她迅速在控制面板上操作,将培养舱的基因序列上传到国际基因库,设置为永久公开的研究数据,“这样就算毁掉这里,全世界的科学家也能继续研究克制方法。”
伯格教授将平衡草的种子收集到特制的容器里,这些种子在接触到空气后,竟然开始发光,像撒了一把会动的星星。“这些种子能中和周围的毒素。” 她将种子撒向正在坍塌的矿洞入口,落地的瞬间就长出了嫩芽,迅速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挡住了坠落的岩石,“沈清和早就知道,最好的防御就是让生命自行延续。”
撤离到山脚下时,朱三蛋回头望去,青龙山的轮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清晰,山巅的祭坛被金色的光芒笼罩,像是戴上了一顶王冠。平衡草的种子随风飘散,落在山间的每一个角落,那些曾经被毒剂污染的土地,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生机,杜鹃花与梅花在同一株灌木上绽放,相映成趣。
国际基因库的最新报告显示,“和平序列” 的防火墙在平衡草基因序列的帮助下,变得更加坚固,所有试图入侵的行为都被成功拦截。报告的最后,附上了一张照片,是伯格姐妹在实验室里培育平衡草的场景,她们的身后,摆放着那半块梅花玉佩,阳光透过玉佩,在墙上投射出一个完整的梅花图案。
沈家药材博物馆的新馆里,新增了一个专门展示青龙山植物变异的展区,玻璃展柜里,平衡草与 “雪樱” 的杂交品种正在开花,花瓣呈现出梦幻的渐变色,从粉色到紫色,再到透明的白色。朱三蛋看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尤其是那些孩子们,他们指着展柜里的植物,眼里充满了好奇与惊叹。
刘招娣递过来一份全球生态修复计划,由伯格教授牵头,联合了世界各国的植物学家和基因学家,计划用平衡草来修复那些被化学武器污染的土地。计划的封面,印着沈清和的那句名言:“万物相生相克,仇恨亦然,唯有平衡,方能长久。”
夜色渐浓,朱三蛋站在博物馆的天台上,手里摩挲着那半块梅花玉佩,与伯格教授的那半块遥相呼应。远处的青龙山在月光下静谧安详,像是一头沉睡的巨兽,守护着这片重新焕发生机的土地。他知道,虽然组织的阴谋被挫败了,但关于基因与生命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而人类能做的,就是怀着敬畏之心,去寻找那永恒的平衡。
天边的星星渐渐亮了起来,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星座,像是一个展开翅膀的天使,守护着人间的和平与安宁。朱三蛋相信,只要还有人记得这段发生在青龙山的故事,记得那些为了守护生命而付出努力的人们,这份平衡就会永远延续下去,成为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财富。
小说《百年悬棺:朱刘探案记》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