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金銮殿“当堂验才”的前夕,就在京城权贵们为联姻、攻讦、夺嫡而勾心斗角之时,一道染着烽烟与血气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惊雷般劈开了朝堂的喧嚣,狠狠砸在了皇帝的御案之上!
西北告急!
军报来自镇守西北锁钥——玉门关的守将,正是谢明璃外祖母娘家的表侄,沈家军的现任统帅,沈峥!字迹仓促潦草,力透纸背,透着前线将领的焦灼与绝望:
“臣沈峥泣血叩禀:西北大营突发恶疾!初时仅数人发热、呕吐、体生红疹,旬日之内,竟如瘟疫蔓延,病倒将士已逾三成!随军医官束手无策,查不明病原,药石罔效!病者高热不退,神志昏聩,死者日增!更兼去岁雪灾,今春又逢旱蝗,粮道艰难,军中存粮将罄!士气低迷,军心涣散!北狄胡虏探得虚实,集结重兵于关外,虎视眈眈!玉门关危矣!西北危矣!臣沈峥及阖关将士,誓与关城共存亡!然…若粮草、医药、良医再不至,恐…恐难支撑月余!恳请陛下速发援兵、粮草、良医!迟则…悔之晚矣!”
三灾并至,国门欲摧!
这封军报的内容,让整个金銮殿瞬间陷入死寂,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恐慌!
【瘟疫横行:不明恶疾在军营爆发,无法控制,这是最恐怖的灾难!不仅会摧毁军队战斗力,更可能蔓延至后方,引发全国性恐慌!】
【粮草断绝:边疆本就贫瘠,粮道受阻,存粮将罄!饿着肚子的士兵,如何抵挡瘟疫?如何迎战强敌?】
【强敌压境:北狄胡虏趁虚而入,集结重兵!一旦玉门关失守,西北门户洞开,千里沃野将遭铁蹄蹂躏,生灵涂炭!】
这已不再是朝堂倾轧、家族恩怨!这是关系到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生死存亡的国战危机!
帝王变色,朝野震动!
一直稳坐钓鱼台、以天下为棋的皇帝,此刻也勃然变色!他猛地站起身,脸色铁青,厉声喝道:“岂有此理!沈峥是干什么吃的!军医何在?!粮草转运使何在?!” 龙颜震怒,殿内百官噤若寒蝉。
吴贵妃一系和太子党也暂时放下了对谢家和彼此的攻讦,脸上都露出了凝重之色。边疆失守,覆巢之下无完卵!宁王年纪尚小还拿不出什么治国之策也去不了西北平定战乱,而太子若在此刻不能展现担当,储位也将动摇!
【祸起萧墙?疑云重重!】
然而,在巨大的危机感中,敏锐如谢安邦、林默(陈砚)、谢明璃等人,心头却升起更深的寒意与疑云!
瘟疫来源? 西北大营向来军纪严明,卫生防疫亦有章法,为何会突然爆发如此凶猛且查不清病原的恶疾?是天灾?还是… 人祸?! 联想到吴贵妃一系与北狄可能的暗中勾连,以及粮草转运中的重重猫腻,这瘟疫的爆发,时机未免太过“巧合”!
粮草断绝?去岁雪灾、今春旱蝗固然是原因,但朝廷每年拨付西北的粮饷并非小数!粮道虽难,也不至于在非战时就“存粮将罄”!这中间是否存在克扣、贪墨、甚至故意拖延?负责西北粮草转运的官员,是否与京城某些势力有关联?
沈家军告急?谢明璃外祖母的娘家沈家,世代忠良,镇守西北,是朝中为数不多真正中立、只忠于皇帝的军事力量。沈家军若被瘟疫和粮草拖垮,甚至玉门关失守… 谁将得利?是虎视眈眈的北狄?还是… 京城里某些希望铲除异己、掌控更多军权的势力?
谢明璃的决断:岐黄之术,破局之钥!
就在满朝文武为兵员、粮草、军医吵得不可开交,皇帝焦头烂额之际,一个清越而坚定的女声,在相府的深闺中响起。
“父亲!陈大人!西北之危,迫在眉睫!粮草军械,朝廷自有调度。然那不明瘟疫,才是悬于三军头顶的利剑!若不能尽快查明病原,控制疫情,纵有百万援兵、如山粮草,亦不过是送入虎口的羔羊!” 谢明璃眼神灼灼,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决绝与智慧的光芒。
她快步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巨大的宣纸,执笔疾书:
“明璃虽为女子,然自幼随母亲(王氏)侍奉外祖母,沈家常有军中医官往来,耳濡目染,略通医理。更因喜好杂学,曾遍览医典,尤对《瘟疫论》、《伤寒杂病论》等防治疫病之书深有研习!表舅军报所述症状——突发高热、呕吐、体生红疹、神昏速死… 此等症状,与古籍所载数种恶疫皆有相似,但亦有不符之处!明璃推断,此疫或非天灾,乃人为投毒,或由特殊途径传入!寻常方剂难以奏效,需亲临疫区,详查病源,观其症,察其变,方能寻得破解之法!”
她放下笔,目光坚定地看向震惊的父亲和林默(陈砚):
“请父亲即刻将此推断及明璃所拟初步防疫隔离章程,密奏陛下!并请奏陛下,允准… 允准明璃,亲赴西北疫区!”
“什么?!” 谢安邦和林默(陈砚)同时惊呼出声!
“不可!万万不可!” 谢安邦断然拒绝,“疫区凶险万分,九死一生!你一介弱质女流,岂能以身犯险?!”
林默(陈砚)更是心急如焚,一步上前:“谢小姐!疫病无情,刀剑无眼!此事断然不可!查明病原,可派经验丰富的太医前往!”
谢明璃却异常平静,甚至露出一丝决然的微笑:
“父亲,陈大人,正因疫区凶险,才更需有人能快速查明真相!太医经验固然丰富,但受限于常规思维,未必能及时识破人为之毒或特殊疫源!明璃研习杂学,思路不受桎梏,且… 明璃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她的目光望向西北方向,带着深切的忧思:
“其一,沈家军是外祖母的娘家根基,是守护国门的忠魂!表舅沈峥,待我如亲女!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疫病吞噬而无动于衷!其二,此疫若真是人为,其背后牵扯之深、用心之毒,恐远超想象!唯有亲临,才能最快找到铁证,揪出幕后黑手!其三…”
她看向林默(陈砚),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与坚定:
“陈大人即将当堂验才,此乃破开朝堂困局、直指舞弊核心的关键之战!父亲需坐镇中枢,主持舞弊案调查,应对各方攻讦!西北之事若久拖不决,朝局动荡,粮饷医药调度必受掣肘,更会给敌人可乘之机,甚至可能牵连到陈大人的安危!明璃此去,若能尽快控制疫情,稳定西北,便是为京城战场扫除后顾之忧!为父亲和陈大人… **赢得破局的时间和空间!”
“其四,”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使命感,“医者仁心,济世救人,岂分男女?边疆将士为国流血,岂能让他们再因无医无药而绝望死去?明璃通晓医理,此乃天意!纵有万险,义不容辞!”
以身为盾,开辟生路!
谢明璃的请命,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她不仅展现了过人的胆识和智慧,更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以天下苍生和家族大局为重!
谢安邦老泪纵横,看着女儿坚毅的脸庞,既心痛又骄傲。他知道,女儿心意已决。
林默(陈砚)心中翻江倒海,担忧、敬佩、心疼、不舍…种种情绪交织。他深知此去凶险,更明白她此行的重大意义。看着她清澈而决绝的眼眸,他所有劝阻的话语都堵在了喉咙里,最终化为一句沉重而坚定的承诺:
“好!谢小姐既心意已决,陈砚…唯有在京城,为你扫清后方障碍,静待你凯旋!你… 务必保重! 西北所需之医药典籍,我即刻整理,派人快马送去!朝堂之上,我必以清白之身,迎战群狼,为你…为西北将士,争一个朗朗乾坤!”
天子决断,巾帼出征!
谢安邦怀着无比沉重又无比自豪的心情,将女儿的推断、防疫章程以及那份字字泣血的请命书,密奏御前。
御书房内,皇帝看着谢明璃亲笔所书的防疫章程和请命书,久久沉默。那娟秀的字迹下,是比许多男儿更炽热的忠勇与担当!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精光,有震撼,有考量,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谢卿…养了个好女儿啊!” 皇帝长叹一声,“巾帼不让须眉!朕… 准了! 封谢明璃为钦差医官,持朕密旨及令牌,可调用沿途府库医药资源,并节制西北疫区一切防疫事宜!赐宫中御医两名,精锐护卫百人,随行听用!务必… 查明疫源,挽救将士!沈峥及西北诸将,当全力配合!”
皇帝的命令,既是支持,也是巨大的压力!谢明璃此举,若成功,则力挽狂澜,功在社稷,相府危机自解大半!若失败… 则尸骨无存,相府亦将遭受更猛烈的攻讦!
京城相府,林默(陈砚)站在庭院中,望着西北方向渐沉的落日,手中紧握着一枚谢明璃临行前匆匆交给他的、贴身佩戴多年的平安玉扣。
西北边关,谢明璃一身素色劲装,外罩御赐钦差袍服,在百骑护卫和御医的簇拥下,策马冲出玉门关,奔向那被死亡阴影笼罩的军营。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怀中紧揣着林默(陈砚)连夜整理出的、厚厚一叠可能对疫病有用的古籍摘要和奇方异论。
烽火连城,岐黄北上。
她以纤纤素手,执医者仁心,踏入修罗战场。
他于龙潭虎穴,凭一身才学,迎战朝堂风雨。
两条战线,两颗紧紧相连的心,共同为大胤王朝的命运,搏杀出一条染血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