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文学
抖音热搜小说推荐
琉璃烟火里小说,琉璃烟火里最新章节

琉璃烟火里

作者:东山郎

字数:147317字

2025-08-08 08:00:23 连载

简介

备受瞩目的小说推荐小说,琉璃烟火里,由才华横溢的作者“东山郎”创作,以林未晞沈砚舟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如果你喜欢小说推荐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赶快来一读为快吧!

琉璃烟火里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煤油灯的光晕在柜台上投下圈暖黄,把七枚铜钱的影子拉得细长。林未晞把那枚康熙通宝用软布裹着,放在放大镜下转了第三圈,指尖捏着的镊子微微发颤 —— 方才在煤炉光下没看清,铜钱背面满文的边缘竟有圈极细的凸起,像串缩小的珍珠,在灯光下泛着不易察觉的银光。

铺子后间的行军床还没铺好,她索性搬了张小板凳坐在柜台前,把《历代钱币图录》摊开压在膝盖上。书页里夹着的干玉兰花瓣不知何时掉了出来,落在 “康熙通宝” 那一页的拓片旁,花瓣的纹路与铜钱的边齿奇妙地重合,像幅天然的笺画。

“福建局……” 林未晞对着图录喃喃自语,指尖划过拓片上标注的满文 “宝福局” 字样。图录上的满文笔画方正,而她手里的铜钱满文却带着细微的弧度,尤其是 “福” 字最后一笔,像条轻轻甩尾的鱼。她忽然想起祖父书房里那只青花笔洗,底部的 “大清乾隆年制” 款识里,“乾” 字的竖笔也带着类似的弧度,当时祖父说那是官窑匠人特有的笔意。

煤炉里的炭渐渐燃尽,屋里的温度降了下来。林未晞裹紧身上的旧棉袄,棉袄是陈婶送的,袖口磨出了棉絮,却比她从前穿的羊绒大衣更暖和。她把铜钱凑到灯前,灯光透过方孔在墙上投下菱形的光斑,光斑里浮动的尘埃像极了记忆里祖父书房的阳光,那时她总嫌那些灰尘弄脏了博古架上的瓷器。

“得看边齿。” 老顾爷子白天留下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特殊版别的铜钱边齿会有暗记,就像姑娘家绣在衣襟里的花,不细看发现不了。”

林未晞找来最细的那把镊子,小心翼翼夹住铜钱边缘。边齿被磨得圆润,却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藏着个极小的圆点,像是铸造时特意留下的印记。她翻看图录的附录,果然在 “宝福局特殊版别” 条目下看到标注:“边齿含隐记,状如星点,为康熙六十年试铸样币。”

心脏突然跳得厉害,像有只小鼓在胸腔里敲。她记得图录上标注的市价,足够付清三个月房租,还能剩下些钱买新的修复材料。前几天陈叔还念叨着巷尾的木料行进了批好紫檀,说修木梳正合适,当时她只能红着脸说再等等。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像是有人在轻轻敲门。林未晞把铜钱放回红布包,忽然想起那个卖铜钱的老汉,他裤脚的泥点里还沾着谷壳,应该是从近郊农村来的。不知他孙子的学费凑齐了没有,那五张十元纸币够不够买袋好米。

“吱呀 ——” 隔壁的门轴又响了。陈叔举着盏马灯站在门口,灯芯爆出的火星落在青石板上,瞬间就灭了。“还没睡?” 他把手里的油纸包放在柜台上,“我那口子烙了饼,给你留了两张,热乎着呢。”

油纸包里的葱油饼散发着香气,林未晞拿起一张咬了口,葱花的辛香混着面香在舌尖散开。她把铜钱推到陈叔面前:“陈叔帮看看,这是不是您说的那种特殊铜钱?”

陈叔用粗糙的手指捏起铜钱,对着马灯翻来覆去地看。他的指甲缝里还沾着修伞的桐油,蹭在铜钱上留下淡淡的黄痕。“边齿有星点?” 他忽然笑了,露出缺了颗牙的牙床,“前几年收过枚类似的,被古玩街的王老板用半扇猪肉换走了,说是能值辆自行车。”

林未晞的心定了定,原来老顾爷子说的不假。她把铜钱小心放回红布包,布面的褪色纹路在灯光下像张网,网住了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秘密。忽然想起破产那天,父亲把这枚铜钱塞进她手里时说:“这是你祖父留的,说关键时刻能帮衬一把。” 当时她以为只是枚普通铜钱,随手就扔进了行李箱。

“辨铜钱得看包浆。” 陈叔啃着葱油饼,饼渣掉在棉袄上,“你看这枚的包浆,像老木头的包浆,温润,不是那种火气重的新仿品。就像修伞,好的伞骨用久了会发光,假货再新也透着股生涩。”

他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裹着几枚铜钱,有顺治的,也有雍正的。“这些是我修伞时客人落下的,” 陈叔把铜钱排在柜台上,“你对比着看,普通铜钱的包浆发乌,这枚发褐,是窖藏过的样子。”

林未晞把几枚铜钱并排放在一起,果然如陈叔所说,那枚康熙通宝的颜色更深沉,像浸过茶水的宣纸,透着温润的光泽。她想起祖父说过的 “器物有灵”,或许这枚铜钱真的在等一个懂得珍惜它的人。

夜渐渐深了,马灯的光晕越来越暗。陈叔打着哈欠回了屋,临走时说:“明儿可以去找王老板问问,他识货,就是爱压价,你可得咬住了。”

林未晞把铜钱仔细包好放进木匣,木匣是老钟表匠留下的,锁芯有些锈,得用钥匙转好几圈才能锁上。她把木匣藏在柜台最下面的抽屉里,上面压着几本厚重的修复书籍,像是给这个秘密盖了层被子。

躺在行军床上时,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墙上投下树枝的影子,像幅写意的水墨画。林未晞摸了摸枕头下的铜钱拓片,那是她用宣纸和墨汁拓的,拓片上的 “康熙通宝” 四个字带着古朴的力道。她忽然明白祖父为什么爱收藏这些老物件,它们不像珠宝那样耀眼,却在时光里沉淀出温润的光,像位沉默的老朋友,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力量。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铺子时,林未晞已经把铜钱拓片夹进了笔记本。旁边写着行小字:康熙通宝,宝福局特殊版别,边齿隐记,市值约三个月房租。字迹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这是她破产后第一次真心笑出来。

巷口的早点摊飘来油条的香气,林未晞锁好铺子门,打算去找王老板问问价钱。她把红布包贴身放着,布包的边角硌着胸口,却让她觉得踏实。走在青石板路上,脚下的青苔不再滑腻,倒像是给她铺了条软软的路。

经过老槐树下时,她看见那个卖铜钱的老汉正蹲在早点摊前,给孙子买了碗豆浆两根油条。小男孩举着油条笑得灿烂,豆浆的热气模糊了老汉的眉眼,却能看出他脸上的轻松。林未晞忽然觉得,这枚铜钱的相遇,原是件两全其美的事,它帮老汉解了燃眉之急,也给了她继续走下去的底气。

王老板的古玩店在巷口,门面上挂着块 “聚珍阁” 的金字招牌,比她的 “时光匠造” 气派多了。林未晞站在门口深吸了口气,攥紧了怀里的红布包,布包里的铜钱仿佛在轻轻跳动,像是在给她鼓劲。

她知道,这枚铜钱不仅是三个月的房租,更是她在这条修复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就像那些被修复的老物件,哪怕曾经蒙尘,只要用心擦拭,总能重新焕发光彩。

本章围绕林未晞在灯下仔细辨识 “康熙通宝” 特殊版别的过程展开,融入了与陈叔的互动和自身的回忆,既体现了她的专业成长,也暗含生活转机。若你对情节细节、字数等有调整需求,可随时告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