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文学
抖音热搜小说推荐

第3章

用品购置齐全,徐芝琳去院子里接了半盆水,开始打扫卫生香。

徐玉珠小小一个很是勤快,帮着擦炕。

屋子面积小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打扫起来特别很快。

十几平,不到一个小时母女俩就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两只箱子里没多少东西,五斗柜一个抽屉都装不满。

“宝贝洗洗手吃点糕点,去院子里玩一会儿。”

把徐玉珠支开才好从空间里拿东西出来填满。

“好的妈妈。”

徐玉珠听话的用肥皂洗干净手,拿了两块绿豆糕。

李老太太坐在摇椅上晒太阳,不认生的徐玉珠走过去喊:“李奶奶好。”

老太太眼皮掀开一条缝,面前站了个白生生粉嫩嫩的小姑娘,笑容像向日葵花一样灿烂,瞧着就让人高兴。

老太太坐起来,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声音冷冷淡淡:“搬过来啦。”

“嗯,奶奶吃糕。”徐玉珠把一块绿豆糕给老太太。

老太太哪会要一个小孩的吃食,实在是小姑娘的笑容太热情太有感染力,在她冷冰冰的心上吹起一阵暖风。

让她想到为数不多的幸福生活。

不过是晃了会儿神,等她反应过来时,小姑娘已经把一块绿豆糕放她手心。

“奶奶吃,很好吃的。”

徐玉珠大大咬了一口,肉嘟嘟的小脸上满是享受,身体力行的告诉老太太,绿豆糕真的很美味。

不重口腹之欲的老太太都看饿了,把绿豆糕放嘴里咬了一口。

很甜,甜到人心坎里。

“好吃吧。”

清冷不爱理人的老太太笑了下:“好吃。”

徐玉珠搬了个小凳子坐在她边上,高兴道:“我也觉得很好吃。”

小姑娘坐姿很好看,小小年纪腰背笔挺,屁股不完全坐在板凳上,微微侧身。

吃东西也很优雅好看,像旧时的大家闺秀。

跟院子里的几个,邋哩邋遢又大呼小叫的讨厌孩子像两个世界的人。

老太太看着徐玉珠,心突然就变的柔软了些。

这时三个小孩嬉笑打闹着跑进院子,看到坐在老太太身边的徐玉珠,年纪最大的女孩宋小梅好奇地问:“你是哪家的小孩?我怎么没见过你。”

徐玉珠很有礼貌的站起来打招呼:“姐姐好,哥哥好,我叫徐玉珠,今天刚搬进来。”

徐玉珠指了指自家的屋子。

宋小梅和宋建党宋建军是小脚老太太的孙女孙子,两家不和,小孩受大人影响,对李老太太以及租客都没个好脸色。

姐弟三人对漂亮小妹妹的好感瞬间降到谷底。

宋小梅刚要冷哼一声嘲讽几句,还来不及表演,徐玉珠小旋风一样冲回自家的屋子。

只听小姑娘高兴地说:“妈妈,我有新朋友了,我可以请我的朋友吃的点心吗?”

一个很好听的女声说:“当然可以,跟新朋友好好玩啊。”

“好的。”

很快,小姑娘捧着一个瓷盘出来,盘子里有几块绿豆糕,还有些高粱饴。

“哥哥姐姐吃。”

徐玉珠给三人双手都塞了糖和绿豆糕。

宋小梅姐弟呆了,看看手里的东西咽了咽口水,再看看小脸红扑扑,笑容特别真诚的小姑娘。

所有嘲讽的话都被掐在了喉咙里。

宋家条件还不错,一半屋子出租,每个月能收到二十多万租金,宋小梅的父母都是工人,每月有四十多万的收入。

可家人多,十三口人,有五个孩子在上学,一大家子人就靠这些钱过活。

糖果糕点对宋家姐弟来说是稀罕的零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甜甜嘴。

徐玉珠给的太多,姐弟三人都扛不住了。

哎,算了。

奶奶说吃人嘴短,他们总不能一边吃人家的东西又一边骂人吧。

再说小丫头白白嫩嫩挺可爱的,跟胡同里那些皮猴子不一样,骂哭了怎么办。

宋建党兄弟已经往嘴里塞甜甜的绿豆糕。

宋小梅忍着流口水的冲动,故作矜持地说:“我叫宋小梅,我弟弟宋建党宋建军。”

徐玉珠小嘴跟摸了蜜似的,甜甜的喊:“小梅姐姐,建党哥哥,建军哥哥。”

皮得能上天入地的宋建党宋建军兄弟被这声哥哥喊的,觉的以后不罩着这个小妹妹都对不起这声哥哥。

徐芝琳在屋里归整东西,耳朵听着外面几个小朋友的对话,忍不住笑出声。

她家小姑娘真是出息,光凭一张嘴就能混的走。

等她把所有东西都摆放好,四个小孩已经打成一片。

屋里的小脚老太没出声阻止四个孩子一起玩,算是默认了。

几岁的小孩子很单纯,对善恶的区分大多来源于父母长辈。

长辈们怎么做他们就有样学样。

李老太太跟自家关系不睦,三姐弟对她没个好脸色,有时也会说些不好听的话。

今天因为徐玉珠的缘故,三人把老太太当空气,倒也没说什么过分的话。

李老太太听着徐玉珠和宋家姐弟唱儿歌,没感觉聒噪的赶人,第一次觉得还挺好听。

小孩子也不是那么烦人。

煤炉子和蜂窝煤球没买,做不了饭,累了一天,徐芝琳不想折腾了。

交代徐玉珠在院子里玩,她出去买点包子馒头做晚饭。

这时候的粮食以粗粮为主,细粮和肉食很少,但不受限制,只要有钱就能买到。

四合院里住的人多没法天天吃好的,不然大家都身材苗条满脸菜色,她们母女俩吃的红光满面,很容易遭红眼病的人嫉妒。

入乡随俗,从众的好。

只能是偶尔出去打打牙祭。

李老太太瞥她一眼,没说什么,步履蹒跚的回屋做饭。

她有两个煤炉,蜂窝煤球也有,看在徐玉珠的份上不是不可以借给徐芝琳用,既然徐芝琳没开口她就懒得主动说。

徐芝琳买了些白面包子、馒头,和一些粗粮窝头。

从现在开始为大饥荒做准备。

空间里有很多粮食,可粮食这东西多多益善。

反正放空间里又不会过期变质。

得在票证制度开始之前,多存些粮食和新鲜肉食。

布和棉花也得囤一些。

她和徐玉珠才能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过的滋润。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